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于 现 代 诗 的 一 点 想 法 ——读胡刚毅诗歌及散文有感(旧文重提) 关-庐陵静墨斋主人

于 现 代 诗 的 一 点 想 法 ——读胡刚毅诗歌及散文有感(旧文重提) 关-庐陵静墨斋主人

关 于 现 代 诗 的 一 点 想 法
——读胡刚毅诗歌及散文有感
曾经,我被那一串串诗人的火热名字温暖过,鼓动过,甚至被灼伤过。不管时光如何流转,对于诗人及其写作的营生,我始终保持着一份敬畏和理解。我也曾经是在其边缘玩耍的孩子乡镇卫生院工作总结。朋友曾经评我是“用伤口行吟的诗人”,至今我不敢轻易接受这个评价。大学毕业后,我就不曾写诗,也很少看诗,算起来于今已经有十二年了。许多感觉已经麻木,部分感觉或者已经死去。

前不久,接到奎林兄的邀请宿那鬼,参加胡刚毅先生诗歌散文作品研读会。我与胡刚毅先生有过一面之缘,听其说到过诗歌,但不知他在写诗,更不知道他从事写诗已有二十多年了。由于我很多年不曾读现代诗,故惶然中犹豫再三,最后还是答应来看看,毕竟,这年头,身边能遇到一位执着的诗人,也并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不过,我不敢保证能否发言。
昨晚,经学生介绍,我终于登陆了胡刚毅先生的博客,认真拜读了胡先生作品,虽然限于时间,只阅读了一部分吕后传,但还是感慨颇多,用简单一句话来说,就是时有惊喜。倘若一定要讲几句话,我想我就说说读胡刚毅先生诗歌的感受,或者也可以视为关于现代诗的一点点想法吧。外行之谈,切莫当真。
一、诗人需要一份守望,必须耐住寂寞
诗人曾经是一个傲岸而荣光的称呼。曾几何时,多少少年、青年,梦想着成为其中的一份子;不可得,则梦想着有一天能与诗人迎面相向,甚或是一面之缘,擦肩而过韩载硕。为此,许多年轻人不觉中走到了中文系。包括我自己。不知何时开始,罩在诗人头顶的光环已隐然褪去,空留下一份孤独的和几分寂寥。
民间曾经流行一句话,那就是“写诗人比看诗人多”。这并不是惊叹当代写诗的盛况,不是说明写诗是个流行的技术活,实质上这是一个极具讽刺意义的话语。背后告诉我们的是,如今,坚持写诗的人很少,而能认真读诗的人则少之又少。如此恶性循环,诗歌没有不离我们远去的道理。在这样的语境下,读到胡刚毅先生的诗作,不能不令人惊讶。对于他那份守望和执着,不能不感慨斗破之杀帝。他在诗中写道:
步入这片青青树林,翻过一个个日月镀亮的日子,一草一木,迭印你的倩影和呼吸;一山一水,烙下你的足迹和笑声。重温吧!这片树林太寂寞,这里的每一声银铃的笑声,都是一枚枚红艳艳的苹果,每一串心语悬挂一串葡萄……而你忘了明媚的春光、五彩的花朵,忘了溪与溪交汇的激动浪花……而我的爱在燃烧——热焰的树冠、挥动火的手臂向苍天呼喊,没有一朵云一丝雨来搭救,我执拗地燃烧血与肉,让火带走头发、四肢、躯体梅陇客栈,留下灰烬……夜深人静时,请你怀念曾经的热,请你翻阅,手指触响爱的雷电!(《诗集》)
不知别人阅读此作的感受如何,反正我读完之后是沉吟良久。我分明感觉这首诗作,叙述的就是一位忍耐寂寞沉浸于自己的诗行的行者,一位午夜守望星空的孩子。
面对现代的喧嚣与诱惑,诗人的坚守显得艰难而已珍贵,正如诗人在诗作写道的:
我放弃太阳朗照的天空,得到黑夜,星星扎得我生疼;我放弃花红柳翠的春天,得到寒冬,冷风刺得我泪流满面。
我放弃一个爱,一段情,放弃你,放弃阳光、花草、空气甚至呼吸,沉入纯净而沉默的深水里,变成一尾鱼,一辈子不言不语。今后,你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放弃》)
(散文诗·星星围着月亮)
你不知道
你的名字香成一朵桃花了!
你不知道
有一位忧郁的诗人
正为你憔悴
这一切你不知道
你或许正静静伫立在村口小溪边
细细地看着自己的影子
颤动在层层涟漪里
看着一朵白云无声地划过水面……
而此刻他正徘徊在一处湖边
低吟一首献给你的诗
你不知道
他想在坦荡的平原
制造一座奇峰
你不知道峰巅上有人在眺望你
有一天
他炽热的爱啊闪耀时
你不要以为那是一轮红日呢!
(《吹笙人组诗·你不知道》)

二、诗人需要观察、思考,更需要感动
不管学界怎么评价诗歌,我固执地认为,诗歌终归是抒情的品种。叙事也好,说理也好,写景也罢,终归指向还是要抒情赛威公棚。无情成不了诗人。古今中外,似不曾见过不带情感的诗人。有一位作家曾经告诉我,作品需要感动读者,首先必须打动自己。诗人如何首先创作出感动自己,进而感动读者的作品梁灿光。个人认为,诗人需要对生活保持长久的观察兴趣,同时,还需要对生活时刻留有一份被感动的心。
如果一个人不观察和思考生活,就决然难有感动出现;但如若一个人不会感动生活,那么他的观察和思考则成了无用功。读了胡刚毅先生的作品,我感觉他是一个能够观察生活并感动于生活的人。正如有评者所说的,“他认为,生活中处处有诗,处处有艺术的金矿沈落雁,‘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由于细心的观察和思考“在诗歌创作中,他坚决摒弃虚伪、轻佻、哗众取宠,他把诗看作是一种灵气的流动,是时空的抽象,多部主题的融合与意境的交汇,并努力追求诗的思想美、含蓄美、构思美、节奏美,坚定地走清新、明朗、健康的创作道路。”(张细珍《穿越峡谷的生命之流的歌吟——读胡刚毅的诗》)
正是由于有这份观察和感动,所以胡刚毅先生能创作出一首首晶莹的诗作火龙果的英文。
下面这些作品,就是其中代表:
有时,一些西装领彩衣裙高跟鞋,用辣辣的眼睛烫烫的语言,不客气地在他的粗布衫上灼三两个黑洞,这时,他们黑沉下的脸甩一串惊雷霹雳,吓得那些偏见那些无聊,连滚带爬逃出他们的视线,而他们照样乐呵呵抡镢头、抬石头……(《城里来了一群临时工——献给为建设城市而流血流汗的人们》)
一朵云是如何降下一场大雪的
这雪悄悄地下着,不知不觉
落在母亲的头发上从此不再融化
我平时从不留意飘飞的云朵
是如何制造冬天,制造雪景的
岁月的天空不总是晴空万里
彩云朵朵
生活的甜酸苦辣
油盐酱醋……一日三餐
一笑一颦一串叮嘱……
那是飘行天空的一朵朵乌云么?
我以为过去的事情像河水流走了
却不知己云蒸霞蔚在头顶的天空
于是,天空高远处飘下一朵朵雪花……
我看到了另一种经年不化的雪
覆盖母亲的深重岁月和慈祥的笑
我多想用青春的热血去融化一个冬天
而冬天远去了雪仍不化
我们这些子孙
却像一条条春的小溪走远了
响亮的脚步写进广阔的大地
(《一朵云是如何降下一场大雪的》)
三、写诗需要勤奋耕耘
论者曾说,“自然唤醒了诗人的内在感觉冤家父子,内在感觉随即又于自然中捕捉意象,意象的产生使得语言复活,这便成了诗。这一过程,即是自然以诗的名义赐给生命以语言的过程。”(张细珍《穿越峡谷的生命之流的歌吟——读胡刚毅的诗》)这之中,描述的不过是诗在诗人头脑中建构的基础和过程,并不代表诗歌的生成本身。诗歌的最终生成,无论如何,都是诗人笔耕不缀的结果。
没有耕耘,就没有收获。这个说法在诗歌创作中尤其有理。如果一位诗人,总是以为自己才华横溢,有着无限的写作能量,甚至总幻想着写出“孤篇压全唐”式的传世之作。这几乎是不可能的。诗人就如一位园丁,他要有收获,就必须不停耕耘。
应该说,胡刚毅先生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他不仅时刻在观察和思考生活,同时也时刻在以诗句记录生活。他所见所闻,所遇所感,无不用诗行予以表达、纪录,同时也在锻炼自己的诗性思维。如张细珍说:诗不仅是诗人生命情感、瞬间灵感的显现,也是其智性的思辩中体现出来的思维与形式妙合所闪射的神光。而以诗写理,便更多地需要一种理性或抽象的想像力,在幻想中追求一种思想的真实,同时思想又赋予语言以张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胡刚毅先生是接近了这一点。
例如,他诗作中常常出现的蜜蜂一样,诗人实际上是一种自况。诗人自己就如一种辛勤的蜜蜂,在不停地采蜜,耕耘。正如他在诗中写道:
你捧着一个蜂巢
如蓝天捧着金色的太阳
光芒四射
温暖明亮
一只只蜜蜂翩翩飞出
在一个个听众的
心之蕾上嗡嗡嗡
每只蜜蜂衔着蜜
(《吹笙人》)
最后,我要说,诗歌写作这条路,注定是艰辛而又充满诱惑的。走入其中的孩子,则往往会忘了回家的路田晓天,一直执着地追寻那个美丽的花园。胡刚毅先生写道:
《沉思》中写道:“思想泅入江河/化作一尾鱼/到水里静静倾听涛声/踩着江河的脚印走去/大海就在前方……”
“太阳里面隐藏乌云/……大海里面隐藏暗礁/我的爱里隐藏着一根刺。那是/一种一生也拔不出的揪心的疼痛。”(《疼痛》)
胡刚毅先生还曾说:“诗使人灵巧,诗使人高尚神犬小巴迪。”这无疑是他多年写诗和读诗的心得。珍妮巴斯我想,总总这些,也许就是胡先生这些年坚守的感受,同时也是他坚守的理由吧。
2012-5-12于井冈山大学寒斋教工宿舍

聚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