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余光中: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一首《乡愁》让人泪流满面~-声乐大讲堂
科学的保健妙招
实用的养生金方
长按二维码识别
关注健康养身课
健康养身课,最全面最专业的养生课堂
2017年12月14日,著名诗人、台湾文学家余光中病逝,享年89岁。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唯一进化者。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余先生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最终落脚于台湾高雄的西子湾畔,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艺术的熏陶研习,让余先生在中西文学界享有盛誉,往返于两岸多国,却依然从未有过“归属感”,直到73岁他第一次见到黄河。
2001年4月余光中老先生首次到山东——黄河果然如他心中所想的那么黄。
这位年逾七旬的诗人遏制不住心中涌起的冲动,蹲下身去,亲手摸了黄河水,还叫女儿也摸一摸,最后,全家人都摸了黄河。回到车上,同行的人都忙着刮去鞋底粘上的泥浆大魔神卡农,但余光中没刮,把它带回了台湾。泥浆干成了黄土,被诗人小心地存放在盒子里,摆放在书架上。
余光中后来撰文称,“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的书房里就传来隐隐的黄河水声。”
斯人已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重温诗人余先生生前留下的诗作。
余光中:给未来的你 曹可扬朗读
01
今生今世,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两次哭声的中间村长趣哪鹅啊!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历史巨轮,
回荡了整整三十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余光中《今生今世》
02
若逢新雪初霁,满月当空
下面平铺着皓影
上面流转着亮银
而你带笑地向我步来
月色与雪色之间
你是第三种绝色
——余光中《绝色》
03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
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
——余光中《浪子回头》
04
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
“这里我来过”。
是一种改变。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
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
你会看到不同的人
有不同的习惯,
你才能了解到,
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
你的方式在生活。
这样,
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
这样曾文鼎,
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
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余光中
05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
再打中年听雨,
客舟中江阔云低。
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
这便是亡宋之痛,
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
楼上,江上,庙里,
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
迷失了自己。
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
在窗外喊谁。
——余光中《听听那冷雨》
06
孩子,
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
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
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老笠。
……
选择平庸虽然稳妥,
但绝无色彩。
不要
为蝇头小利放弃自己的理想,
不要
为某种潮流而改换自己的信念。
……
你是个独立的人,
无人能抹杀你的独立性麻辣芳邻,
除非你向世俗妥协。
——余光中《给未来的你》
07
如果有两个女孩
同样的漂亮,
他会选择脸上
有小小雀斑的那一个。
因为,
这一点小小雀斑会让这个女孩,
多一份温柔,少一份骄傲。
——余光中
08
人生有许多事情,
正如船后的波纹,
总要过后才觉得美的。
——余光中《余光中精选集》
09
你来不来都一样, 竟感觉
每朵莲都像你
尤其隔着黄昏, 隔着这样的细雨。
——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10
下次你路过,人间已无我。
——余光中《欢呼哈雷》
11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毛阿敏《十感乡愁》▼余老朗诵《乡愁》
乡愁
作者: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故乡”对余光中来说,是绕不开的两个字。不少人都会记得他的代表作《乡愁》。这篇被收入课本的现代诗勾勒了他前半生的轨迹。
公开资料显示,1928年10月21日,余光中生于南京,后随父母辗转福建、江苏、浙江等地。1937年又因抗日战争流亡于江苏、安徽,次年随母亲逃往上海,后经由船只经过香港抵达越南,又经过昆明、贵阳,抵达重庆与父亲相聚。1947年入金陵大学读书,后转入厦门大学。1950年与父母迁来台湾,考进台大外文系,毕业那年发表处女诗集《舟子的悲歌》乐拍商城。1956年与范我存结婚,生了四个女儿。
余光中在台湾地区大学任教,数度赴美讲学,1974年应聘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1985年在李焕邀请下,担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长,迁居高雄。诗人著作等身,诗集、散文、评论、翻译皆有所长。
这以后,余光中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并在多地任教。几年前,他曾对媒体谈到自己的作品阮静波。“我写过一千首诗,散文至少也有一两百篇,所以要真正对我有一个基本认识,是要看一些书的。《乡愁》这首诗因为被编到教科书里,所以大家都念过,而且也好记,形式单纯。”
台湾诗坛过半诗人都是他的“徒子徒孙”
在台湾诗坛,流传着现在台湾诗人基本上都是余光中和杨牧的“徒子徒孙”的说法。对此毒蛇列车,台湾诗人白灵称,“基本上如此,但余光中影响更大得多。“因他很多的诗都适合谱成歌,1975年杨弦首度将《乡愁四韵》《江湖上》等多首诗谱成民歌,掀起十八年的校园民歌风潮,各式民歌纷纷出笼,包括席慕蓉、郑愁予的诗也被谱成曲,又有别于流行歌曲,民歌手更是多如过河之鲫,影响迄今,这两年还办了‘民歌40’接着‘民歌42’,可见得其可深入民间有多深。”
《乡 愁 四 韵》
余光中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酒一样的长江水 醉酒的滋味 是乡愁的滋味 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血一样的海棠红 沸血的烧痛 是乡愁的烧痛 给我一张海棠红啊海棠红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信一样的雪花白 家信的等待 是乡愁的等待 给我一片雪花白啊雪花白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母亲一样的腊梅香 母亲的芬芳 是乡土的芬芳 给我一朵腊梅香啊腊梅香
1958年,余光中留美期间
余光中创作近七十年静临漫画,写了上千首诗。梁实秋曾评说:“余光中右手写诗,左手写文,成就之高一时无两。”
看到余光中,我又相信了爱情
2012年5月,余光中受聘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客座教授一职,来到西安。84岁的余光中满头华发,连睫毛也被岁月染得雪白。顶着30摄氏度的高温火影忍者纲手h,他西服领带一丝不苟,处处可见文人书卷气。吃饭时,他第一筷子必定夹给夫人,那一幅浪漫温馨的画面,引来不少年轻工作人员感叹:“我又相信爱情了。”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余光中与范我存的爱情,一如美好的诗文铸就的童话。
余光中第一次见范我存,是在姨妈家。当时的范我存,皮肤白皙、五官清丽,看上柔柔弱弱,一双眼睛含羞带怯,让人难以忘记。那一年,余光中17岁。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在此之前,就常听姨妈提起这位表兄陈丽华前夫,说“他书读得好,中英文俱佳,又有绘画天分”,于是便多瞄了几眼,余光中“理个平头,穿一件麻布制服,看起来有点严肃,又有点害羞”。那一年,范我存13岁。
相遇仓促,再加上两人都很害羞,所以并没有说上几句话。
不久,范我存便收到了表兄寄来的一份同仁刊物。不知是不是像每个陷入恋爱中的寻常男子,想给心爱的姑娘展示自己最出众的一面一般,那刊物里有余光中翻译的拜伦的作品。
可笑的是,余光中从未问过表妹的真名——收信人上写的竟是表妹的小名:范咪咪败类凌飞。
生在动荡的年代,那刚刚萌芽的爱情也险些随着这命运被冲散。因战乱而分开生活了七年后,余光中一家几经辗转,最后到了台湾。而范我存也在机缘巧合之下随姑妈来到了台湾。
当时学校进行健康检查,发现范我存的肺部有问题。她不得不辍学在家,年轻苍白的岁月,就在养病中寂寞度过。因为担心范我存被病魔击倒,余光中辗转找到范家,用诗文为她鼓劲儿,这使范我存忘却了痛苦,病也慢慢地好了起来。
当台大三年级的高材生,遇上了肺病休学的高中女生。这样“明目张胆”的举动很快就引起了双方父母的注意。
余光中夫妇和他们的四个孩子
“她得过肺病岛田瑠那,身体太过虚弱,余光中可是家中的独子。”“他就像个书呆子,如何能承担得起生活的重担?”
两家人都不同意他们交往。但是两个年轻人不顾家长的反对,很快发展成恋人。他们在一起总有说不完的话,除了谈音乐、绘画、文学,也常看电影,有时候会骑脚踏车到淡水河边、永和的竹林中去。余光中每次投稿,一定先让范我存欣赏。除了心灵契合,他们又有共同的生活经验:江南的童年,四川的少年,逃难的艰苦,经过战火的洗礼,那份共鸣就更加不一样。
余光中七十大寿与太太范我存合影
诗人皆浪漫,余光中也不例外。当坠入爱河不能自拔时,他曾用一把小刀,在自己院子里的枫树干上,刻下“YLM”三个英文字首,Y代表余本人,L代表情爱,M是范我存。余光中还曾为范我存写下这样的诗句:
一朵瘦瘦的水仙,罗艳芳婀娜飘逸,羞赧而闪烁,苍白而疲弱,抵抗着令人早熟的肺病,梦想着文学与爱情,无依无助,孤注一掷地向我走来……
在范我存眼中,余光中才华横溢,内涵丰富,稳定,可靠,富同情心,她心中早已有了决定……
“那么多的表妹,走过柳堤(我只能娶其中的一朵)”。
如其所愿,28岁的余光中娶了表妹范我存。这时,他们来往已近六年了。他们一同走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伉俪情深,一如从前。
台湾水,载不动你的乡愁
2010年8月,时年82岁的余光中在台湾家中接受了记者的电话访问。当记者谈到余光中先生写出《乡愁》只花了20分钟事的时候,余光中先生说道:“有朋友说:“你文思怎么这么快呢?20分钟就写完了?”我说这种情绪压在我心底已经20多年了。我离开大陆时只有十三四岁,那时我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都还写不出这样的诗句安居乐业造句。”在这次访谈中,余光中先生还把大陆比作母亲,对于自己游历过的许许多多地方,余光中先生说道:“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虽然我在美国也生活过,但我一点也不喜欢美国。最喜欢的还是大陆母亲。我的妻子是江苏常州人,我出生在南京,我的祖籍在福建泉州永春,我很喜欢大陆。”
2013年10月,余光中来上海参加“他们在岛屿写作——台湾文学电影展”开幕式上,再次透露了他对祖国的热爱。“我出生在南京,父亲是泉州人,抗战时期又在重庆住了几年。要问我的故乡在哪里阿兹蒙,其实很简单,我就是一个中国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自己现在任教的中山大学位于高雄西子湾,正对台湾海峡,“每天在学校办公室,望过去就是我熟悉的故乡,我要庆幸,自己不是住在台东,不然面对的就是太平洋,我又不要看美国,有什么用呢?”
余光中与大陆有着很深的缘分,或许他曾写过的一首《当我死时》,更能体现他拳拳的赤子之心。
《当 我 死 时》
余光中
当我死时,葬我
在长江与黄河之间
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
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
听两侧,安魂曲起自长江,黄河
两管永生的音乐诛仙后传,滔滔,朝东
这是最纵容最宽阔的床
让一颗心满足地睡去,满足地想
从前,一个中国的青年曾经
在冰冻的密西根向西了望
想望透黑夜看中国的黎明
用十七年未餍中国的眼睛
饕餮地图,从西湖到太湖
到多鹧鸪的重庆,代替回乡。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曾经的风华少年,如今闭上了双眼,没有躺在黄河长江之边,而是在浅浅海峡的另一端。两岸的“乡愁”,依然是国人心中放不下的牵挂。虽然他肉体消亡了,但是他的拳拳爱国心却留在了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
再见,乡愁!
再见,余光中!
一路走好,愿在天堂安好!
据说,爱唱歌的朋友中,10个有9个都关注了养生!!!
点击图片查看热文:《在歌唱中养生,越唱越健康,原来真的神奇!》
【点图片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