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宋慧乔整容二百五十年前欧洲最好的“新教育”——我读《爱弥儿》-新岸线业主家园

二百五十年前欧洲最好的“新教育”——我读《爱弥儿》-新岸线业主家园

刘圣萍名师工作室

对于教育者而言,“爱弥儿”这个名字可谓是耳熟能详,但说来惭愧,大学阶段我只将《爱弥儿》粗粗翻阅了几页,就丢在一边,或许是因为它的冗长与烦琐,或许是因为我还不大习惯半小说、半论文的文体风格。而这次为了推荐本书,我通读全书,深入宝山终于满载而归,并深深认可一些教育学者的评价:只要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存于世,纵使其他的教育著述尽毁,教育园地亦是馥郁芬芳的。
1712年,卢梭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在生下卢梭后即去世。卢梭家境贫寒,当过学徒、仆役,一辈子颠沛流离,辗转流浪。他崇尚自然,行为不拘,率性而为;他情感丰富,才华横溢,性情浪漫。流浪生活和只受过两年正规教育的经历,反而保存了卢梭的自然天性,使得他能独立于时代之外,以异常冷静、犀利的眼光打量着当时社会。从《论科学和艺术的复兴是否助于敦风化俗》这一著作开始,他对封建教育就展开了激烈的抨击。1762年,“构思20年,撰写3年”的《爱弥儿》一书在荷兰的问世引起了当时法国最高统治阶层的一片惊恐,巴黎教会发出通缉令,《爱弥儿》被当众烧毁,然而在伦敦却出现了抢购风潮,随之迅速传播到整个欧洲,“归于自然”更成为盛行一时的流行语。康德由于阅读《爱弥儿》入了迷,四十年来第一次忘了每天下午按时散步的习惯。
《爱弥儿》的魅力究竟何在?
“把儿童看作儿童”
判断《爱弥儿》的思想价值,必须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18世纪的法国教育仍然处于教会的统治之下。压抑儿童个性的发展、学习内容脱离生活实际等封建教育的弊端,既严重妨碍人的发展,也危害到社会的进步。卢梭在《爱弥儿》中痛斥法国教育的种种弊端,在本书的序言中说:“很早以来就有人大声反对这种旧有的教育方法了,可是从来没有人准备提出一套更好的来。”《爱弥儿》番茄酱炒饭,既是讨伐封建教育的一篇檄文,也是建立新教育的理想设计。
卢梭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自然教育”。所谓“自然教育”,就是以儿童的内在自然或天性为中心的教育。认为人生而自由,只是进入社会之后才逐渐失去了自由。人性本善,只是社会把人变坏了。他认为人不因地位高低而异,人生而禀承自由、理性和良心三种天性,性善是每个自然人所共有的。人之为恶,并非天性所为而在于后天的教化不良。全书的第一句即开宗明义,表明了他“自然教育”的主张:“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李江简历。”
建立在这种哲学人性观的基础上,卢梭以人的自然本性为基础非洲牛箱头蛙,以发展儿童的自然本性为目的,强调爱护儿童,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内在自然,按其身心发展的自然进程进行教育。“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该把人看作人,把儿童看作儿童”,他反对对儿童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教育: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我宁愿让一个孩子到十岁的时候长得身高五尺而不愿他有什么判断的能力。”
卢梭的教育思想具有划世代的意义。时至今日机时小偷,成人仍常常把自己的需要和意志强加给儿童,拿成人的标准随便修剪儿童。而如果不能“把儿童看作儿童”,而是迫不急待地灌输儿童不需要的东西,强制儿童尽快脱离童稚状态,只会培养出老成持重、循规蹈矩、说大人话、揣摩成人心理的小大人。卢梭提醒我们:“一个成年人确实必须知道许多对儿童似乎无用的东西。可是,成人所应当知道的一切,难道儿童都该学、都能学吗?把做儿童时用得着的东西教给儿童,你可以见到那已是很够他忙的了。为什么要叫他去求那也许终生都用不着的学问,而忽略那些足以满足他现时需要的学问呢?”
卢梭告诉我们,教育不能加速度,教育孩子应学会等待。他批评一种现象——“大家不愿意把孩子教育成孩子。而是把他教育成一个博士,所以做父亲和做教师的不论骂他、夸他、吓他、教他、改他的缺点、答应给他东西和对他讲道理……”在他看来,这些“都操之过急,做的不是时候。”让我们记住卢梭的这段精彩论述:“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比如,一只鸟儿并不把它的卵放在火上,去使它们快些孵化出来,而让它们在自然温度的影响下慢慢发展。后来它也不用食物填它小鸟,去使它们快些长大,而是小心地为它们选择食物,按照它们脆弱的消化力所能支持的分量慢慢地给它们。”
如今,年轻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舍得为孩子的早期教育投资,以为花钱越多,所获得的教育越好。然而,这种不考虑孩子的承受能力、不注重自然发展的超前教育,不仅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1919年由鲁道夫·斯坦纳创办的华德福(Waldorf)教育倡导“万物皆有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获得支持和认可,中国大陆也有不少地方开始了华德福教育的实践,不再拿孩子的幸福换取考试成绩,而是让孩子慢慢长大,保证孩子享受快乐童年的权利。华德福教育思想,正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
书中有一段话值得深思:“问题不在于教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毫无疑问错位迷途,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这提醒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
仅仅是教爱弥儿跑步一事,就能见出卢梭教育思想的魅力来。“要怎样做才一句话不说也能使他去练习跑步呢?我自己先跑,这个办法不太可靠,而且也不合适。此外,问题还在于要从这种练习中得出一些可以用来教育他的东西,以便身体和心灵能够经常地配合一致。”我们且来看书中的一个生动实例。
爱弥儿和老师散步时,老师在口袋里放两块爱弥儿挺喜欢的点心,然后一人吃一块,吃完回家。一次,老师带了三块点心,建议将多余的一块给旁边玩耍的孩子,方法是让那些孩子赛跑,跑得快的就可以获得点心。常常看到别人吃点心,可把爱弥儿馋坏了,他也开始悄悄练习跑步,并向老师提出参加赛跑贝爷灌肠。老师在爱弥儿第一次赛跑的时候,故意将他的路程划得最短,使爱弥儿如愿以偿。初尝成功的喜悦,使爱弥儿对跑步的兴趣越来越浓。每次赛跑都是由老师划定各人的路线,有长有短,而且逐渐让爱弥儿明白这个“秘密”,并允许爱弥儿先挑选。为了获得比赛的胜利,爱弥儿一开始用脚步去丈量路线的长短,但发现很耗时,只能练习用眼力去测距。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后,他的眼睛变成了目测仪,以至老师随便把一块点心放在很远的地方,爱弥儿一看就知道多少距离。
不得不佩服卢梭教育的良苦用心。教爱弥儿跑步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小事,卢梭也设计得如此艺术、充满智慧。这个事例至少透露了两种教育理念:(1)关注学生获得学问的兴趣,在学生尚未产生兴趣时,施教方宁可“浪费时间”去等,也不可迫不急待地去进行教育;(2)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获得知识、增长能力的过程。这样的教育尽管“缓慢”,但他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和学习兴趣。
卢梭的教育思想对西方教育的影响是巨大的。有这样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生动实例:美国获得总统奖的30位中学生来苏州中学交流。在宴席上,美国中学生看到端上来的各式菜肴,充满好奇地询问名称,询问做法,甚至询问鱼的来源及其水温……整个就餐过程,美国中学生疑问不断,充满了强烈的好奇求知欲望。反观,中国学生到了美国,几乎一例缄口默言。这也许与民族性格有关,但我觉得从中更多地折射出东西方教育的差异。美国学生习惯了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而中国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按部就班地授受知识。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国的基础教育为何成绩显著,而到了高等教育以后却逐渐显出后力不继的现象。
我认为,教育首先是一门科学,一门必须遵循人身心发展规律的科学。卢梭在根据人的成长规律,分别提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和青年期的教学内容,尽管有机械割裂的弊端,但其总体思想值得借鉴。比如,他认为2至12岁的儿童期,处于理性睡眠阶段,应以感官教育为主。卢梭反对洛克用理性教育儿童的主张,反对强制儿童学习空疏无用的、他们不理解也不喜欢的纯粹知识,主张创造合适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经验中去学习。
不难看出,卢梭的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所提倡的“调动学生认识和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理想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智力和非智力、认知和人格等因素主动而和谐的发展”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卢梭注重让学生在生活和经验中习得知识:为了带孩子学地理,就带孩子们看日出、日落;为了教孩子学物理,就让孩子观察筷子在水中产生折射的现象,并让孩子主动去发现其中的原理;为了教授社会学方面的知识,就指导孩子制造工具,并让他们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换……这对于漠视学生学习兴趣、一味传授死知识的老师而言,具有启示意义。
寻求自由的幸福人生
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以来,我坚信:人接受教育是为了获得幸福。卢梭的《爱弥儿》也可看作有是关幸福的一本书。
卢梭认为,“我们的痛苦正是产生于我们的愿望和能力不相称”,非自然发生的愿望超过自身体力的允许范围,则会造成痛苦。“把你的生活限制于你的能力超市特工,你就不会再痛苦了”,要获得快乐和幸福,就应当尽可能保持在天生的自然状态,因为“人愈是接近他的自然状态,他的能力和欲望的差别就愈小,因此,他达到幸福的路程就没有那样遥远。”卢梭强调通往幸福之路,就是尽可能减少自身欲望、需要,他非常赞同沃兰克的观点:“巨大的需要产生巨大的财富,而且,一个人如果想获得他所缺少的东西,最好的办法还是把他已有的东西都加以舍弃,”
这样的幸福观何其熟悉天使帝国2,我想起了庄子。鲁侯见庄子,讨教消除烦恼、获得幸福的办法。庄子指出鲁侯的烦恼来自他所拥有的鲁国,而要获得幸福,必须抛弃鲁国,去楚越之地,与蛮民们一起载歌载舞。浅薄而自私的鲁侯自然舍不得丢下鲁国,庄子描述的幸福境界也只能成为一己之愿景,然而,庄子与卢梭的幸福观却是惊人的相似:幸福,往往是反物质的;减少欲望,顺其自然,摆脱物质的束缚,才能获得真正的人生幸福。这一点,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意义尤为重大,因为只有教师拥有了正确的幸福观,才能使学生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找到幸福之途。
卢梭对幸福的诠释是建立在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洞察的基础上,他指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因此认为“在所有一切的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个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的法则。”这一教育法则,概而言之即是“让学生自由发展”。
而在现行的教育中,往往就违背了这一教育法则。儿童往往不能够自由地发展,他们常常被老师、父母寄予的希望所束缚,被要求学习很多他们本身不想学、甚至讨厌的知识、技能。卢梭对此是狠狠批评的:“当我们看到野蛮的教育为了不可靠的将来而牺牲现在,使孩子受各种各样的束缚,为了替他在遥远的地方准备我认为他永远也享受不到的所谓幸福,就先把他弄得那么可怜时,我们心里是怎样想的呢?即使说这种教育在它的目的方面是合理的,然而当我看见那些不幸的孩子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姜贞羽硬要他们像苦役的囚徒似的继续不断地工作,我怎么不感到愤慨,怎么能不断定这种做法对他们没有一点好处?欢乐的年岁是在哭泣、惩无良王妃罚、恐吓和奴役中度过的。你们之所以折磨那可怜的孩子,是为了使他好;可是不知道你们却招来了死亡,在阴沉的环境中把他们夺走了。”卢梭描述的情景到今天依然存在,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把人固有的自由本性赶出了教育”,为着遥不可及的未来幸福,而牺牲了学生当下原本可以享有的自由、幸福。因此,我认为,真正的教育既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幸福着想,也应该保护学生当下的自由、幸福。
卢梭对于人的天性的理解是辩证而深刻的,他说:“为了要感到巨大的愉快,就需要他体会一些微小的痛苦;这是他的天性。身体太舒服了,精神就会败坏。”在儿童的自然状态中,有时在成人看来似乎是给儿童造成了痛苦,但实际上却是自然给了他一种锻炼,精神上如此,身体上也是如此。
他举例说:“雪地上有几个淘气的小鬼在那里玩,他们的皮肤都冻紫了,手指头也冻得不那么灵活了。只要他们愿意,就可以去暖和暖和,可是他们不去;如果你硬要他们去的话梁灿光,也许他们觉得你这种强迫的做法比寒冷还难受一百倍。……我让他自由宋慧乔整容,就可以使他在目前过得挺高兴;我给他以锻炼,使他能抵抗他必然要遭受的灾难,从而就可以使他在将来过得愉快。”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许可以理解法律逻辑学,日本的不少幼儿园在冬天让孩子赤膊跑步,实际上就是让孩子接受自然给予的锻炼,也是为将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爱弥儿》一书出版后,对后世教育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它被看作是新旧教育的分水岭。杜威曾说:“我们现代追求的教育进步,其要点已被卢梭一语道破。他认为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或青年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卢梭以后的教育改革家无不注重从这个观念出发,去进行种种的研究。”当然,《爱弥儿》中的教育思想有些过于理想化,有些论点有随意化、绝对化倾向,我们在吸收时不可全盘照搬。
聚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