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好听的美国乡村音乐云在文中飞——读孔繁云兄《黄河上空的云》(代序言)-六月书屋2

云在文中飞——读孔繁云兄《黄河上空的云》(代序言)-六月书屋2
1981年冬,“小雪”刚过,千佛山下,在山东工业大学学生宿舍里,围绕着“77级”毕业分配“去”和“留”的事儿,我和繁云兄有一次长谈。那时候,学校已经有意让我们俩留校。但繁云很认真地说:“我不能留校,我必须回去,回平阴。”……几十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他讲这话的坚毅神情。那时候,我仅仅以为他是挂念妻儿,是他作为长子对孔氏家族的责任使然。读完这部书,我才知道,他难以割舍的何止这些?黄河之滨、巴公河边、平阿山城、大洪水惊魂死里逃生,大串联步行千里进京、知青点的民主实验、棉纺厂的起落沉浮……那里有他多味的童年、火红的青春、真挚的友谊、纯洁的爱情,有他夙夜在公的父亲献身这块土地留下的足迹,有他热爱的国企腾飞之梦……他的根扎在黄河之滨,这方水土养育了他,这里的千秋风云、荣辱兴衰、风物人情、方言俚语,都刻入了他的记忆,融入了他的呼吸,构成了他生命的整体。
繁云兄写出这样一部书,我感到十分意外。小学中学时期,他即以数理化见长,一中二中几乎无人不知有个叫“小孔”的无线电玩得好;“文革”十年结束,1977年冬季恢复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大工学院,实属水到渠成功高权重。想不到,理工男繁云兄的文字功夫竟然如此炉火纯青。他的这部回忆录,可以说是一部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为一体的优秀文学作品,他摒弃了一般回忆录平铺直叙的沉闷写法,而将散文、小说、电视剧的写法化作一炉,写得风生水起,有静有动,收放自如,有故事,有波澜,引人入胜。
请欣赏这些安静优美的文字吧:巴公河边是他的家乡,“村子被大片的枣树林,桃树林,杏树林,白杨树林,榆树林,柳树林子围得严严实实。村民们遵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古训,每逢春季家家户户栽树。村前村后几人合抱的古槐古柳也随处可见。修房子盖屋的门窗户撘用料,多从自家的树林子取材”……“春季里平原上季风天气特多,天天南风北刮的抗日地雷战,刮得窗户欞上的破纸呜呜作响,刮得街上秫秸垛哗哗啦啦响翁云光。‘南风灌北墙,冻得小狗没处藏’。想找个背风朝阳暖和的地方狗眼看阴阳,难啦。”“……大雁飞走了,塞外的寒风扫过毫无阻挡的大平原赤血龙骑,乌云密布的天上不时地飘起雪花,冬天说到就到了……”(见《巴公河边的人家》)他用这样的笔墨,写活了平原故乡,写活了黄河白帆,写活了平阿山城……这种有滋有味的描写,很像是位笔墨精到的老手。这种恬淡悠然的场景叙事,倒是契合繁云兄安静闲适的性格。
想不到的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大场面,繁云兄也写得从容不迫得心应手,例如他写丁口大洪水:暴雨倾盆,黄河决堤,人或为鱼鳖,满载村民的小木船在黑夜大洪水里逃生,“……小雨还在下,黄河的波涛声如雷霆般轰鸣,让人胆寒。常听人说水火无情,没想到洪水竟是这样贪婪,霎时间吞没了一切。回首看村中,有无数晃动的灯光,这是救人的小板船上的马灯。不时传来房倒屋塌的轰隆声,哗哗水的冲击声及人们的吆喝声、群狗狂吠声、耕牛的悲惨的吼叫声,夹杂着无论如何做工作都不肯离开家门的老人的哭喊叫骂声……”“天亮了,氤氲水汽笼罩着被洪水吞没的村子。又过了一会渐渐清晰起来。周边所有房屋都没有了,不远处柳树枝上趴着几只落难的鸡,几只老鼠成排的趴在树杈上,有的树上还缠着蛇。有一头黄牛尾巴高高竖起,正在拼命向村子的方向游去。船上没人说话……”“……大洪水一望无际,已经分不出哪里是平原高地,哪里是黄河故道……”(见《黄河的白帆》)繁云对错杂声音的描写颇似清初古文名篇《口技》写“火起”的写作技巧,繁云这里写的是“水起”, 同样是“百千齐作”,活灵活现,令人“两股战战”。繁云兄笔走龙蛇,步步惊魂,我揪心地阅读这些扣人心弦的文字,担忧着满船灾民的生命安危……繁云兄擅长写黄河大洪水,经历了一段东阿城古风古韵的舒缓叙事之后,他掀起了又一波写“水起”的高潮,这是东阿古城1959年的秋季大洪水,如果说丁口大洪水是波澜壮阔惊心动魄,那么东阿大洪水则是充满神奇怪异,令人恐怖惊怵:“ 上涨的洪水在狼溪河永济桥两侧出现了奇特的景观”,桥南是清流,桥北是黄水。以桥为界两侧形成一清一黄两股水头的顽强对峙,不混不和,互不相让有享网。“不知为什么桥北黄水中忽然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大鳖,整齐的朝拱桥的方向高昂着黑黑的大头,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狡猾的沃平,那阵势令人惊恐不已,没有人敢招惹它们”(见《清清狼溪河》)……面对这些,老人们焚香告夜念念有词落跑王妃,念叨着古老神秘的传说和祷告语,孩子们吓得张大嘴巴不敢说话……
繁云兄不仅具有写景、状物、叙事的技巧,而且在塑造人物的笔墨上,具有简约而富有张力的鲜明特色,简约里隐藏着厚实 ,给读者留下了想象无限的天空。这部书里,有个重要的人物是“父亲”爱是妥协,但繁云兄对“父亲”的着墨并不多,而且很少正面刻意塑造父亲的形象,他以时间为序,以童年、少年的视角远远地望着父亲,往往是只听到父亲几句话,或者将自己看到、感觉到的一些小镜头、小侧面、小细节漫不经意地讲述出来,而这些恰恰树立起了父亲的高大。他写父亲小时候家里生活的殷实,写父亲庄稼活儿样样精通,写父亲16岁即追随革命队伍抗日打鬼子……他写老家“高窗上放着一大摞一大摞用蓝布硬壳裹着精致的象牙签关着的古线装书,字帖,拓片等”、他写父亲喜欢“派克钢笔”、喜欢精致的勃朗宁小手枪……父亲所到之处都和邻里乡亲关系很好,和农民的感情很深。父亲的对孩子疼爱教育方式与众不同,他教育孩子甘作义工、当“帮厨”、“割猪草”、不怕劳苦,不怕挫折。作者写童年的“我”到公共食堂买饭两次跌倒摔碎盆具,父亲劝慰母亲消气,建议母亲第三次给“我”饭盆再去买饭;作者写了并不富裕的父亲对求助的人有求必应,而且常常主动接济更困难的同事和农民;写小学张继勉老师借父亲的自行车去看望远在陈山口修水库的老爹,父亲夸赞“张老师是孝子”李宽端,不经意间教育了“我”;丁口大洪水暴发的危急时刻,作为此地党委第一书记的父亲几天几夜不合眼守在电话机旁,危急时刻发现黄河中流有拒载逃离的船只,民兵鸣枪示警强征船只拯救灾民,作者没写父亲下令鸣枪,但细心的读者会想到一般干部民兵是无此权力鸣枪强征的;他写了大跃进年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浮夸风之后,父亲黯然调离东阿易庭源,有上级暗批“父亲偏右”,作者记下了东阿老百姓说的一句话“孔书记在这,俺就好过了”;写了年仅39岁的父亲撇下了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带着太多的遗憾、太多的不甘,与世长辞,……这些细节,雷晓晨点点滴滴,散落在历史叙事过程中,完全是客观白描。但回望历史,穿起这些点滴,我们眼前就站立起了一个伟岸仁慈的父亲:这是个农民出身的知识分子干部,他的农民情怀和善良、他的知识分子气质和风骨、他的战争年代锻炼出来的领导者的胆魄和果敢……令人肃然起敬,他的英年早逝令人扼腕痛惜,又令人心酸不已,父亲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太多的猜想。
在这部书中,繁云兄以简约之笔 ,写了上百个有名有姓的人物,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姑姥娘、亲戚、邻里,父亲的同事、叔叔、伯伯、厨师大爷、裁缝黄阿姨、饲养员周大爷、气象员叔叔、农技员、广播员、铁匠、银匠、木匠、小炉匠、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同学、朋友……对他们音容笑貌的描写笔到意到,细致入微 ,讲述此时此地的人物故事,往往笔锋巧妙一转,穿越时空,勾连起人物一生的历史,同时也隐藏起了繁云的思索和忧伤……例如,他写了解放之初五十年代东阿镇完小四年级班主任赵美英老师:“她美丽秀气,普通话讲的柔和动听,据说是教会学校毕业的。会讲英文﹑知识渊博,衣着时尚,有时穿旗袍、皮鞋,尤其漂亮,深得同学们敬爱……赵老师常常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给我们讲故事,她讲?格林童话?里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声情并茂,很受同学们欢迎。可是后来她要调到平阴,在教室里与同学们告别,大家都哭了,说什么也不让赵老师走。郭泗金同学还从教室后的槐树上爬上房顶,把老师的脸盆行李藏起来,以阻止赵老师调走。赵老师再三给大家做工作,教导处也来劝说,实在没办法,大家才挥泪而别虎头藏獒。后来听说赵美英老师被当做特务逮捕了混江龙李俊,学生们都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赵老师,也没有听到过关于她的任何消息……”短短百余字,一个年轻美丽的赵老师的形象和命运,跃然纸上。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美丽的好老师,陡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教会”、“特务”,仅用这几个字眼,繁云就写出了孩子们对于诡异的阶级斗争的恐惧和对于美的形象逝去的留恋,为读者留下了许多难以释怀的思索和忧伤。
这部书,写出了“我”的成长,实际上写出了繁云这一代人的心态史。繁云是和新中国一起成长的一代白王后第一季,经历了“三五年就来一次”的所有的运动,合作化、大炼钢铁大跃进、“大锅饭”“共产主义小学”人民公社、“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繁云,虽是老党员老革命的儿子,父亲虽然早已经献身革命,但因为父辈“出身中农”,所以历史也就没有因为父亲的“献身”,而改变他“中农”的血统,他的子女也就继续承受着这个出身之罪,继续戴着“中农子弟”的帽子艰难前行。在那个阶级斗争严酷的年代,阶级出身像一副无形的枷锁勒住了无数青少年的脖子。依照阶级分析的观点看,中农,只是“革命主力军”贫下中农“团结的对象”,入队、入团、入党、参军、提干、上大学,加入“红卫兵”,都是受限的。繁云很动情地书写了自己无法加入红卫兵的纠结和痛苦。尔后,他又写了文革大串联的拼命“追赶”,为了进北京见心中的红太阳毛主席、表忠心水泄不通造句,他千里走单骑,徒步星夜狂奔,渡黄河、翻山岭,走荒原,沿着铁路线一直北上,拼命追赶串联队伍……这段堪称传奇的“追赶”,意味深长,他在追赶队伍,也是在追赶“革命列车”啊,他不能被落下,无论列车上如何拥挤倾轧,哪怕是受气挨打,他都必须留在这革命列车里,他不能被甩下去,他是无比忠诚的革命战士啊。“中农出身”的革命干部子弟心态,尚且如此,那么,地、富、反、坏、右及其子女们呢?只有经历过那个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时代的人,才能深切体察。繁云真实地记录了这一代人的文革心态。繁云,是复杂的这一个,他出身孔家,自幼受到了念私塾的爷爷四书五经的教导大侦探西门,受到温良恭俭让的传统文化和故乡礼仪良俗的熏陶;跟随革命的父亲出来读小学以后,他的教育里又多了老共产党人吃苦在先、严格自律的训诫……这样的经历,让他养成了老实本分而又胆小怕事、谨言慎行的性格,在狂热的阶级斗争里,“中农”出身的沉重包袱,又给了他泰山般的压力,即使他勉强留在革命群体里,也往往是个“受气包”。他自幼受到的温和自律的文化教养与红色革命“天不怕地不怕”“造反有理”的口号是互相矛盾、互相拒斥的,他的不适应和痛苦正在这里。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年近而立的繁云重返校园,成了特殊的“77级”大学生中的一员。77级,连同78、79级,被称为“新三届”,这三届,好似三网打尽了文革十年毕业的所有高初中优胜者。繁云是这一代学子中优秀的学长代表。这是中国教育史上特殊的一代,这是伤痕累累虔诚矇昧的一代,也是求索反思勇于改革的一代;这是受到过传统(包括红色革命传统)文化滋养、有志气有梦想、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也是背负传统因袭的重担、步履维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繁云作为过来人和见证者讲述了几十年的故事,说他的这部书在为这一代人作证、作传也不为过。
这部书还有很高的地方史、民俗学的价值。这得益于繁云兄惊人的记忆力和对历史的忠实记录,他的回忆,补充和纠正了很多地方史的疏漏和误载。例如,他谈到闻名于世的胡庄大教堂的灰飞烟灭的罪过,不能记在“文革”一中红卫兵学生的头上。火灾发生的时间是文革前的1965年,原因是两个顽童燃放鞭炮引发的,纯属意外。当时,一中学生在老校长于兴中的带领下跑步前往胡庄救火,“胖胖的于校长,只穿背心,大汗淋漓,和商而民老师并肩奔跑着”……例如他谈到东阿古城的一次大破坏是来自1958年5月,“跨梁山、平阴两县的最大的黄河位山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了。其中陈山口出湖闸就设在东阿公社的陈山口村东北部的一个小山坡上。”“陈山口出湖闸所用特大型钢梁、闸门都是山海关桥梁厂制造的,第一批浩浩荡荡运输车队到达东阿镇东城外小泰山口,进城遇到特大困难。这些现在来说都超长超宽超大钢梁、钢制特大弧形闸门,要通过河网密布的东阿是天大的难事。中央工程要求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最风流,县里领导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立即决定拆东城门。”“……车队进了城,还是走不动,大家都知道东阿古城堪比山西平遥古城,城里大青石铺就的主要道路上店铺鳞次栉比,门头房一个接着一个,怎么办?公社里当不了家,县领导也没办法好听的美国乡村音乐,只能一声令下,哪里是障碍就拆那里。从东城到西城再到南门,大街两旁的门脸饰物,店铺廊柱一一连夜拆除,南门洞子拆了一半。可怜七百年的古城因为要服从黄河位山枢纽工程的建设,被搞得面目全非一片狼藉,永远失去了往日的辉煌和风采……”我虽是东阿人,但却不记得这个事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拆城史料,繁云兄的亲历亲见的记载,有原委、有细节,非常具体真切,当载入地方史志。
他对黄河两岸民俗风情的稔熟,令人叹为观止。孩童繁云对东阿古城五行八作的手工匠人充满敬意,十分崇拜,他对打铁、制银、木工、制酱菜、缝纫机做衣服、广播喇叭唱戏……兴趣浓厚,而且他总想亲自动手摸摸弄弄,他总想弄懂“为什么这样”和“怎么弄成这样”?……由繁云童年的敏感和好奇心,我感觉到了他与众不同的对于“原理”、“工艺”深究的理工男天赋。这些孩童故事他至今没忘,这部书里,有对许多传统工艺知识的叙述描写,精确而又详尽,这对地方民俗科技史研究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繁云兄这部四十万言的大书,时间上看,只是记录了上个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的上半叶,共二十多年的历史,讲述了从童年到青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故事。21岁以后的故事,还没有写来。我和繁云是同学好友好兄弟,我知道他后来的故事更为精彩:……他从小电工起步是怎样一步步成长为总工程师和大国企厂长的?泰安地区头号大国棉是怎样从辉煌走向破产的?他的近万名工人弟兄、也就是作为领导阶级的国家主人勘十郎,是怎样一夜之间沦为弱势群体的?六十岁,他作为大国企的厂长退休之后是怎么样靠着夫妇俩人仅有的四万元存款去借债购买住房的……我期待着他慢慢讲来。一辈子不爱出头露面,不爱讲话的繁云兄,在这部书里却讲出了这么多精彩动人的故事,让我重新认识了繁云,这才是真正的繁云,厚实沉重而又五彩缤纷的繁云。他才华横溢,原本就该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他志气凌云,原本就该天马行空汪洋恣肆……今天,我们终于高兴地看到了多彩的繁云在文中高高飞翔酒仙桥危改!
聚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