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太湖国际社区二十四节气——立秋-福清市立达孔学会

二十四节气——立秋-福清市立达孔学会

福清市立达孔学会
立己达己为忠
立人达人为恕如果说家是一座房子,那孝就是地基,勤是房梁,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阳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气候现象、气候变化三种。反应季节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又称八位;反应气候现象的是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反应气候变化的有雨水、谷雨、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 
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立秋
太阳位置:太阳位于黄经135度。
交节时间:(公历8月7-9日期间)交节。
三候: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
气候特点:天气逐渐凉爽,秋老虎。
风俗活动:晒秋节、秋忙会、贴秋膘。
农事活动:做好整地、施肥的准备、晒秋。
养生保健:以养收为原则。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干支历未月的结束以及申月的起始;时间在农历每年七月初一前后(公历8月7-9日之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翻身的日子。”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到了立秋,梧桐树开始落叶,因此有"落叶知秋"的成语。立秋以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从文字角度来看,"秋"字由禾与火字组成,是禾谷成熟的意思。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初侯凉风至”,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二侯白露降”,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室外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三侯寒蝉鸣”,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当立秋到来时,我国很多地方仍然处在炎热的夏季之中。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天气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气温的早晚温差逐渐明显,往往是白天很热,而夜晚却比较凉爽。当然,由于全国各地气候不同,秋季真正开始时间也不一致。
东汉崔 《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报奏。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下令武将开始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另外,不论朝廷还是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
立秋与佾舞
据《礼记·月令》记载,孟秋之月,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是月也三马卖保险,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立秋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都百官皆衣白,施皁领缘中衣,迎气于白郊。礼毕,皆衣绛,至立冬。”
《后汉书·祭祀志》记载:“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歌《西皓》,八佾舞《育命》之舞。使谒者以一特牲先祭先虞于坛,有事,天子入囿射牲,以祭宗庙,名曰貙刘。语在《礼仪志》。”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极品天尊,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释:孟秋七月,太阳运行的位置在翼星;黄昏时,建星位于南天正中;拂晓时,毕星位于南天正中。秋季的吉日是庚辛,于五行属金。尊崇的帝是以金德王的少眸,敬奉的神是金官薄收。与金相配的动物是毛虫。与金相配的五声是商声,与本月相应的音律是夷则。与金相配的成数是九。与金相配的五味是辛,五臭是腥。五祀中祭祀门神,祭品中以肝脏为尊。这个月,凉风开始吹安化二中,露水开始降落,寒蝉开始鸣叫,老鹰于是祭鸟,开始对犯人杀戮处决。这个月,天子住在西向明堂的左侧室,乘白色的兵车,驾白马,车上插着绘有白龙的旗子,穿白一色的衣服,佩白色的饰玉,食品是麻籽和狗肉,使用的器物外有棱角内部深邃。
是月也,以立秋变身女儿行。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
释:这个月有立秋的节气。立秋前三天,太史察告天子说:“某日立秋,金德当令。”天子于是斋戒,准备迎秋。立秋那天,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在西郊设坛祭祀白帝少眸。礼毕回朝,天子在朝堂赏赐将帅和勇士。于是天子命令将帅挑选士卒磨砺武器,精选杰出人才加以训练,专任有功之将,以征讨不义之人,对欺下慢上的人问罪诛杀,以表明爱憎,使远方的人知所归顺。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释:这个月,命令有关官员修习法令制度,修缮监狱,准备脚镣手铐,禁止奸恶之事,警惕犯罪分子,务必逮捕归案。命令法官亲自察看罪犯的伤、创、折、断情况;判决案件,一定要公正,杀戮有罪,要严肃地量刑。天地之间开始有肃杀之气,不可以宽纵天赐凯尔。
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墙垣,补城郭。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释:这个月,农民开始收谷。天子品尝新谷,首先奉献宗庙。命令百官开始施行收敛之政恶魔养女,完善堤防,检查水道有无堵塞,以防备水灾。要修缮宫室,加固墙壁,修补城郭。这个月,不要分封诸侯,不要委任大官,不要赐予臣下土地,不要向外国派出高级使节,不要馈赠别人厚礼。孟秋七月如果施行冬天的政令,就会导致阴气太盛,甲虫危害谷物,敌兵来侵。如果施行春天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家发生旱灾,阳气回归,五谷不会结籽。如果施行夏天的政令,就会导致国内经常发生火灾,冷热不常,百姓多患疟疾。
——《礼记·月令》立秋与养生
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
大暑之后,时序到了立秋。秋是肃杀的季节,预示着秋天的到来。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时太阳黄经为135度。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说立秋日如果听到雷声,冬季时农作物就会歉收;如果立秋日天气晴朗,必定可以风调雨顺的过日子,农事不会有旱涝之忧,可以坐等丰收。此外,还有“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的说法。也就是说,农历七月立秋,五谷可望丰收,如果立秋日在农历六月,则五谷不熟还必致歉收;立秋前刮起北风,立秋后必会下雨,如果立秋后刮北风,则本年冬天可能会发生干旱。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太空翼,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因此秋季养生,凡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锻炼、皆以养收为原则,具体地讲,把中医理论中,事物属性的五行(木、火、土、金、水)分类归纳:如自然界中的五音(角、征、宫、商、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气(风、暑、湿、燥、寒);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人体中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五官(目、舌、口、鼻、耳);五种形体(筋、脉、肉、皮毛、骨);五种情志(怒、喜、思、悲、恐);五声(呼、笑、歌、哭、呻)。由此可见,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幸孕宠婚,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一、精神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太湖国际社区,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二、起居调养:立秋之季已是天高气爽之时,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乃初秋之季,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因而着衣不宜太多,否则会影响机体对气候转冷的适应能力,易受凉感冒。
三、饮食调养:《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主秋……肺收敛,朴贤善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可见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杰克尼克尔森,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时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故《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故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宜。《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更有主张入秋宜食生地粥,以滋阴润燥者。总之,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四、运动调养:进入秋季脑控受害者,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秋季养生功,即《道臧·玉轴经》所载“秋季吐纳健身法”,具体做法:清晨洗漱后,于室内闭目静坐,先叩齿36次,再用舌在口中搅动,待口里液满,漱练几遍,分三次咽下,并意送至丹田,捎停片刻,缓缓做腹式深呼吸。吸气时,舌舔上腭,用鼻吸气,用意送至丹田。再将气慢慢从口中呼出,呼气时要默念哂字,但不要出声。如此反复30次。秋季坚持此功,有保肺健身之功效。
立秋食谱:
生地粥:
[配方] 生地黄25克暴打魏蜀吴,大米75克,白糖少许。
[做法] 生地黄(鲜品洗净细切后,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煮沸约30分钟后,滗出药汁,再复箭煮一次,两次药液合并后浓缩至100毫升,备用。将大米洗净煮成白粥,趁热加入生地汁,搅匀食用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 滋阴益胃,凉血生津。本方还可做肺结核,糖尿病患者之膳食。
黄精煨肘:
[配方] 黄精9克,党参9克,大枣5枚,猪肘750克,生姜15克,葱适量。
[做法] 黄精切薄片,党参切短节,装纱布袋内,扎口;大枣洗净待用。猪肘刮洗干净入沸水锅内焯去血水,捞出待用。姜、葱洗净拍破待用。
以上食物同放入沙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置武火上烧沸,撇尽浮沫,改文火继续煨至汁浓肘粘,去除药包,肘、汤、大枣同时装入碗内即成。
[功效] 补脾润肺。对脾胃虚弱,饮食不振,肺虚咳嗽,病后体弱者由为适宜。
五彩蜜珠果:
[配料] 苹果1个,梨1个,菠萝半个,杨梅10粒,荸荠10粒,柠檬1个,白糖适量。
[做法] 苹果、鸭梨、菠萝洗净去皮,分别用圆珠勺挖成圆珠,荸荠洗净去皮,杨梅洗净待用。将白糖加入50毫升清水中,置于锅内烧热溶解,冷却后加入柠檬汁,把五种水果摆成喜欢的图案,食用时将糖汁倒入水果之上,即可。
[功效] 生津止渴,和胃消食。
醋椒鱼:
[配料] 黄鱼1条,香菜、葱、姜、胡椒粉、黄酒、麻油、味精、鲜汤、白醋、盐、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黄鱼洗净后剞成花刀纹备用,葱、姜洗净切丝。油锅烧热,鱼下锅两面煎至见黄,捞出淋干油;锅内放少量油,热后,将胡椒粉、姜丝入锅略加煸炒,随即加入鲜汤、酒、盐、鱼,烧至鱼熟,捞起放入深盘内,散上葱丝、香菜;锅内汤汁烧开加入白醋、味精、麻油搅匀倒入鱼盘内即可。
[功效] 健脾开胃,填精,益气。

关于立達孔學會:
福清市立达孔学会是非营利性、公益性的民间社团组织,由李弘毅倡导发起,于2012年7月在福清市民政局依法登记成立。本会敦聘原台湾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奉祀官府管理处主任、儒佛大家江逸子老先生为总顾问,得之无私鼎力支持,并亲笔冠名“立达孔学会”,更加丹青“木铎”赋予会徽,以期金声玉振度群迷之大悲心愿。
本会谨遵总顾问之师训:“为传承优质文化,不抵触国家法令、不作私意名闻利养,实践匡正陋风异端。培植种子师资,端正学风尊师重道,时办经学论坛”为宗旨。以传承“周礼·佾舞”为抓手,致力于海峡两岸孔学文化的深度融合。以“政府推动、企业搭台、学者唱戏、全民受益”的组织方针,广泛联合、团结多元文化团体,为海内外专家、学者、艺术家、研究者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成立以来,大力促进了孔学礼乐文化的传承研究与发展。
2014年组建了“福清市佾舞团”,积极参与到福建省政府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平台。2015年分别应邀赴泰国、柬埔寨参加了中国“一带一路”之“中国·福建周”和澳门第三届“福建文化节”的文化对外交流;2016年4月应福建省港澳办、文化厅的邀请赴香港参加“福建非遗特色文化展演”等交流活动;2016年7月成功承办了由福清市政府主办的“首届佾舞传承研讨会”,孔子第七十九代嫡长孙、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会长、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孔垂长先生(当代衍圣公)莅临指导。本会以正本清源“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高度,诠释国家“一带一路”的精神,充分发挥孔学文化对外交流的独特作用,增进与各国人民之间的感情,丰富了“福建21世纪海丝核心区”文化对外交流的内涵。
订阅/合作/投稿
微信:福清市立达孔学会
联系邮箱:info@lidacn.org
请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们

友情推荐
微信:至圣孔子基金会
请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
来过必留痕迹,请点击左下角助推正能量。↓↓↓
聚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