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天华超净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XX红

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XX红
近日购得缪元朗老师所编缪钺先生《读史存稿(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缪老师对该书做了诸多增补,所收最后一篇即《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大约两年前,天健公众号曾推送过此文海芋恋吉他谱,是一位学弟对着纸本手录而来美剧汇,这大概就是传承吧抗结剂方案。文章讲中国士人的两个情节,即道与势的矛盾、求知之难与感知之切,当有切于读者之心者:
缪钺先生
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
中国古代,自春秋末战国以后,所渭“士”者,即是如今日所说的“知识分子”。古代士阶层的兴起,在孔子开讲学风气之后。孔子于春秋末开私人讲学之风邪道至尊,传播《易》、《诗》、《书》、礼、乐等殷周以来的古代文化典籍,又因鲁史而修《春秋》,广收弟子,有教无类,于是官守之学散于私家,到战国时,百家争鸣,士阶层因而兴起,战国诸子都是所谓“士”。二千多年来,士人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杰出者,常是能辅佐君主,治国安民,成为良相,如诸葛亮、王猛、谢安、张九龄、范仲淹、张居正等皆是。而每当国家民族遭受危难之时,有志之士常是挺身而出,进行保卫。譬如朝政腐败之时洪荒旧时,士人则起而主张正义,针砭弊政,以澄清天下为己任,如东汉末党锢之士与明末之东林党人。如果遇到外侮侵凌时,士人则发扬爱国忠义之情,举兵抗击,誓死不屈,如南宋末之文天祥、陆秀夫,明末之史可法、张煌言,清代鸦片战争时期之林则徐等。至于在文化上承先启后、发明创新之作用,如士人在宗教、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各方面之卓越贡献,则更是尽人皆知,无待详说的。但是豆蔓理财,尽管二千多年来中国优秀的知识分子对国家民族作出了如此重要的贡献,但是他们生活道路常是坎坷的,命运常是悲凉的,这也正足以说明古代封建制度之不合理。
有两个问题经常困扰中国古代士人的心灵,一是道与势的矛盾;一是求知之难与感知之切。这两个问题也可以说是两个“情结”。
士人有道(文化学术),而统治者(君主)有势(政治权力)。士人的理想是以道指导势,或辅助势,所谓为王者师,为亡者佐;而君主则要以势制道,使士人为臣、为奴。在战国之时,群雄并立,争取人才以图富强,而才智之士亦可以周游列国,寻求知遇。当时贤明君主,如魏文侯师卜子夏,陈凯师友田子方,礼段干木踢要害,齐宣王稷下养土,待以宾友之礼,魏、齐两国因而富强,受到称赞。但是像魏文侯、齐宣王这样的贤君终究是不多见的,所以孟子又慨叹当时君主“好臣其所教清穿太子妃,而不好臣其所受教”(《孟子·公孙丑》)。即便是为臣,士人也要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八佾》)。如果“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可见君臣间之关系是相对的白二少,臣并不必绝对的、无条件的效忠于君主。但是自秦汉以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专制政权,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威,战国时士人以“道”抗“势”之风荡然无存。士为王者师之事也绝迹了,为王者友之事也是凤毛麟角(如刘备与诸葛亮、苻坚与王猛),一般都是为王者臣(俳优蓄之),更下者为刀俎上之鱼肉,任人宰割(如历代之文字狱)桃园将星录。偶有骨鲠之士敢于犯言直谏,揭发弊政者,常是受到谴责、责罚,甚至杀戮。于是高蹈远引,鸿飞冥冥者有之;容身自保,苟全性命者有之各地公棚导航。“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拿火吉他。”(龚定庵诗句)士人遂陷于极可悲悯之境地。至于曲学阿世,卖论求官,谄媚君王,以求荣宠者,则更卑鄙不足道矣。故道与势的矛盾是困扰士人心灵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是求知音、感知遇的问题。士人有志用世,想得时行道,必须求得君主的知赏,如诸葛亮之遇刘备方志友,那是极难得的。一般说来,都是失望。屈原之于楚怀王泽日生,是忠而得谤,信而见疑。贾谊上书于汉文帝金领驾校,切中事情,于是由于绛、灌诸人的排挤,文帝不得已将贾谊远贬长沙。(司马迁作《史记》,将屈、贾二人合传,是有深意的。屈、贾是中国贤士悲剧性遭遇的典型,司马迁本人大概也想借此自慨。)范仲淹虽然以天下为己任,但是宋仁宗并非他的知音。范仲淹一度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革新庶政(即是所谓“庆历变法”),而甫及一年,即被外放。
至于那些在学术思想文学艺术方面擅长的士人,其求知也是不易的。庄子谈哲学,与惠施最相知,惠施死后,庄子过其墓,借郢人斫鼻端恶土故事而兴“臣之质亡矣”之叹。俞伯牙鼓琴,只遇到钟子期一位知音,钟子期卒后,伯牙遂绝弦不复鼓琴。董仲舒、司马迁、陶渊明都写过《感士不遇赋》。陶渊明感到知音之无望,说:“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咏贫士》第一首)。扬雄甚至寄期望于后世,他说“世不我知,无害也,后世复有扬子云,必好之(按:指其所著《太玄》)矣”(韩愈《与冯宿论文书》)。我们听一听古代诗人求知的慨叹罢!《古诗十九首》的诗人说:“不惜歌者苦,天华超净但伤知音稀”。此慨叹求知之难也。陈师道说:“春风永巷闭娉婷,长使青楼误得名。不惜卷帘通一顾,怕君着眼未分明”(《放歌行》)。此自高身价,不愿轻易求知也。张九龄说:“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生此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王国维说:“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瓠子的做法,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虞美人》)此因求知不得而孤芳自赏也。正是因为知音难遇,所以如果幸遇知音,则有感激无尽之深情,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命定天堂。陈师道受知于其师曾巩,曾巩卒后,陈师道作《妄薄命二首》以志悼念,其中有“死者如有知,杀身以相从”之句。黄祖因一时愤怒而杀祢衡,一直遭受后世的谴责,但是黄祖平日对于祢衡代他所作的书札,倾心佩服,见于言辞。汪中看到这一点,感到自己虽然也是“博极群书,文藻秀出”,但是槖笔四方,在所事府主中,还没有遇到像黄祖这样的知音者,于是在其所作《吊黄祖文》中,对于黄祖能真赏祢衡之文,特加称赞,并且说:“苟吾生得一遇兮,虽报以死而何辞!”这是何等的愤慨与沉痛成都砂舞。所以说,士人求知音、感知遇一直是困扰其心灵的第二个问题。
以上所说的两个问题,也就是两个“情结”,困扰中国古代文人纳粹军歌,在他们心灵中孕育着许多沉忧积愤,于是发抒于文学作品中。两千多年来,自屈原《离骚》起,无论是辞赋、诗词、骈散文、小说、戏曲等任何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都是或多或少或显或隐的发泄对这两个问题(道与势的矛盾、求知感知之情)的沉忧积愤黄祖蓝。所以掌握了这两个情结,就可以深入探寻中国古代士人的心态,也是开启中国古代文学深层的钥匙。

缪钺著,缪元朗编:《读史存稿(修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目录
周代之“雅言”/1
论荀学/10
与钱宾四论战国秦汉间新儒家/16
先秦书中孔老关系诸史料之检讨/25
评郭沫若著《屈原研究》/32
《吕氏春秋》撰著考/41
《吕氏春秋》中之音乐理论/64
王粲行年考/74
陈寿评传/86
清谈与魏晋政治/99
何晏王弼事辑/127
关于西晋的户调式/143
读《晋书》札记/149
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151
附录:对于“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新释”的商榷·缪钺的答复/162
《文选》赋笺/168
略谈五胡十六国与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86
北魏立三长制年月考/203
北朝之鲜卑语/211
东魏北齐政治上汉人与鲜卑之冲突/238
颜延之年谱/256 读史存稿(增订本)
鲍明远年谱/290
魏收年谱/305
颜之推年谱/357
颜之推的文字、训诂、声韵、校勘之学/383
南朝汉人逃往少数民族地区的问题/393
六朝人之言谈/398
南北朝之物价 ———附论当时人之经济生活 /406
关于武则天的评价问题/462
陈子昂与武则天/470
再论皮日休参加黄巢起义军的问题/494
唐代文人小记/508
读《二程全书》/515
宋代文化浅议/525
耶律楚材父子与元遗山/536
顾亭林先生诞生三百二十年纪念/540
顾亭林先生处国难时之态度/545
才人与政治家/547
二千多年来中国士人的两个情结/549
编后记/553
文章转载自天健文史社公众号,目录转载自豆瓣
聚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