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
小蜜蜂也出来了
梨花、杏花、桃花都开了

大众曲谱网二十载遗产保护之路 不忘初心-丽江新闻

二十载遗产保护之路 不忘初心-丽江新闻

对于所有的世界遗产地而言,申遗成功只是一次美好的开始。丽江古城申遗成功,给这座古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如何继续书写古城遗产的发展史,是丽江人自申遗成功后每天都要思索的课题,都要面对的具体工作与生活。
申遗给古城带来了很多好处,也带来了很多挑战。
一块石碑勾起古城保护往事
永远遵守:陆军少将三等嘉禾章署理丽江县知县杨为布告晓谕事,案县属东白马忠义、龙潭、吉祥三里绅耆李炳璋、张凯、和文俊、和凯、余继和、陈儒渊、杨用礼、和士珍、刘宗恒等公呈称:窃查玉河之水,流至双石桥之上,玉河村之下柯林杯,姜一郎一分为三股,邑人称之三叉河,其中流以及东叉之沿河口岸,从无跨河建筑.无利害之关系者无论也。惟西叉之河流,自黄山麓之高原而下.经过四方街西面市场繁盛之地,以达东白马之忠义、龙潭、吉祥三甲地面,灌上剌缥之大河,特缝河身占最高地步,有冲路激行之势,沿河埂易于拥塞,逾漏过多,年修一次,徒劳补葺,三叉虽曰平分,实则下至末流,只有中流之一半;或谓地势使然,而究其弊源,皆因沿河建筑而致也。查此股河流,人民赖以汲饮,则有萃文街、科贡坊、四方街、黄山村、现云阁、新院村、忠义甲以至吉祥甲、庆云甲等数千户;赖以灌者,则有东白马、上剌缥两里之田园数万亩。且较诸他河更易干涸.盖因高原之水则易竭,多建筑则易拥塞也。是因于前清同治十年县长胡、光绪二十四年县长吴迭经出示,严禁跨河建筑,饬大研、白马两里人民刻石永远遵守,等因在案。乃有无耻之徒,自恃富豪,逾河侵占地基,跨河建筑,以图一家一人之便利,置万民之饮料灌溉于不顾。查此沿河两岸随处可以跨河建筑.诚恐奸宠接踵而起,希图便利,肆行跨河建筑,则万民之饮料,田园之灌溉,时有不济之虞,是豪奸之虐民,较诸旱魃之为虐,而益烈者!是以不惴冒昧,联名公呈,状乞查核,准即出示晓谕:沿河两岸居民,不准跨河建筑,并饬绅等垂碑勒石,永远遵守,以资疏通水利轧神仙,而济民生等情。据此,查玉河西叉一流,不准跨河建筑,既经前列任禁止勒石有案,所请出示,重申晓谕,应予准照,除批示外,合行布告,仰该沿河两岸居民人等,一律遵照。嗣后,不准跨河建筑,有碍水利。勿违,切切!特此布告。
大研 民国十一年六月日发白马里实贴晓谕
剌缥
张凯张杨秀和文俊
三里李炳璋袁士安和继余等同立
李蔚昌杨眼和士珍
刻有以上碑文的石碑最初立于民国十一年即1922年,碑高96厘米,宽60.5厘米,厚10厘米。碑为青石。现存丽江古城七一街下段兴文小学内,中间断裂处后已接合。近年因该校领导发起重立于校园内,红漆勾色。
这段碑文的内容,是关于禁止在玉河上跨河筑楼、侵占水系。丽江古城在民国时期的保护管理,一方面靠官府指令和告示,由里正、镇长、保长、巷长行使管理;另一方面,也是更主要的,靠古城街道的乡规民约、社会道德。
古城内有关保护管理规定的石刻碑记,除了这个《永远遵守》碑之外,还有普贤寺大门口《永远遵守》石碑,上面记载了禁止在寺庙周围及河边杀猪污染水系的条文;白马龙潭寺中有关于护树的石碑;禁止在象山挖土采石,放牧、砍柴及义务植树的石碑等等。
此类乡规民约、社会道德的形成,与纳西族的传统信仰有直接的关系。纳西族信奉东巴教,认为与人类相对应的自然界是由“署”掌管,“署”与人类有着同父异母为兄弟的密切关系,这是东巴教的宇宙观和生命观中所体现的、突出的人与自然同体合一的思想,认为大自然和人是同出一源的,有共同的出处来历。纳西族的“祭署”礼仪反映了纳西人希望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虽然这只是纳西先民不能科学解释自然界各种现象的反映,但是这种信仰和原始的自然崇拜,蕴含着丰富的人与自然的均衡内容。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以人的态度对待自然,与自然和睦相处,这种互惠互利的均衡关系,规范了人们的生活行为,符合自然规律的发展。
善待自然是纳西族最原始的道德观念,保持水源河流清洁、爱护山林绿地,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社会功德。这样朴素的保护理念,是丽江古城在进入世界遗产时代之前的几百年中,自然环境和文化元素能够长久保留的重要原因。

后来,随着道教、佛教的广泛传入,在纳西族地区形成了“多元宗教”信仰现象。
多元宗教信仰影响下的纳西族,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许多“禁忌”。在保护古城方面,如居民建私房禁忌侵占公地、霸占街道,习俗就会认为这些人“会被雷击打死”“不得好死”“后代会不成器”;关于水体保护方面的禁忌也很多妖娆殿下,比如不能砍水源周围的树木,不能堵塞水源,不能向水里吐口水,撒尿,丢脏东西洗屎布片,否则“身上会生疮、长瘤子”“小孩会生病”;保护龙潭中鱼方面,有不能吃龙潭中鱼,否则会“得病”。
这些代代相传的“禁忌”,含有大量朴素的保护自然、保护古城的道德规范,成为古城民间保护管理的“法规”。纳西族的传统禁忌及风俗习惯,在客观上起到了维护古城秩序和保护古城环境的重要作用。
世界遗产时代的法制保护
走入世界遗产时代后,丽江古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保护阶段,外来人口、游客大量涌入,世界遗产“品牌”对古城保护的要求更为系统、更为严格。新的局面决定了丽江古城不能仅靠乡规民约来保护古城,必须要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为新时代的古城长久地保驾护航。
丽江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行政立法的重要性,也很早就开始了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早在1994年6月,就颁布了《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在那个时侯,古城还不是世界遗产呢。
2005年8月31日,丽江市一届人大第十四次常委会确定每年12月4日为丽江“世界遗产日”,并要求市政府以“保护世界遗产”为主题,积极开展世界遗产日活动。通过立法,丽江已成为全国率先开展世界遗产日活动的城市之一。

申遗成功之后的2002年,丽江已经开始着手编制《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规划》;2005年12月2日《云南省纳西族东巴文化保护条例》和《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在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并分别于2006年1月1日和3月1日起实施。
按照条例规定,古城内将严格限制拆建和修缮行为,禁止安装太阳能、遮光篷等和古城建筑风格不协调的设施。同时,为保证古城的风俗,丽江市将对居住在古城内的原住居民进行补助。
这一条例关注细节,针对实际问题而立法。比如对于拆建修缮活动实行限制,规定丽江古城的修建活动应当按照保护规划进行,保持原有的总体布局、形式、风格、风貌。保护区内的历史建筑禁止拆除,进行房屋、设施整修和功能配置调整时,外观必须保持原状;不得建设风貌与古城功能、性质无直接关系的设施,确需改建、新建的建筑物,其性质、体量、高度、色彩及形式应当与相邻部位的风貌相一致;环境协调区内不得进行与古城环境不相协调的建设。未经丽江古城保护管理机构批准,丽江古城内的建(构)筑物不得擅自修缮、改造……
应该说,对于一个单项的世界遗产,专门颁布法规条例来进行管理和保护,丽江古城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也是对丽江世界遗产最根本的保障和最有力的推动。
这两个《条例》切合了丽江的实际情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总结了遗产保护的有益经验,促进了遗产资源的有序、有效和可持续开发利用,合法利用遗产资源造福人民,增强了公众的遗产意识和法制观念,同时推动了依法治市的进程。

与法制建设齐头并进的,是古城管理机构的不断演进。
申遗刚刚成功后的1998年,古城管理所设立,作为大研镇镇政府保护管理古城的直属机构。但是显然,面对日新月异的古城遗产管理发展趋势,一个管理所在职能上是难以匹配的。2000年6月,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成立了;2002年2月,由地、县主要领导,地、县有关单位和部门,专家学者及古城居民代表组成的市级古城管理委员会成立。
2001年11月,成立了古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古城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属丽江市人民政府国有独资企业,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负责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保护、管理、维修和投融资开发工作,内设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项目部、人力资源部、景区管理部、工青妇办公室,下设数字化分公司、房产经营分公司、狮子山经营管理分公司、文化产业分公司。
到了2005年,依照《云南省丽江古城保护条例》的规定,成立了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宠溺无罪,把原来的议事协调机构职能调整充实为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2006年以前,古城管理局只有3个科室共17人编制,随着保护工作的需要,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目前已下设10个科室——办公室、保护建设科、文化保护科、财务科、综合管理科、执法监督科、招商引资科、综合行政执法局、丽江(纳西)文化研究会办公室、综合指挥办公室;3个事业单位——古城维护费征稽支队(参公管理事业单位)、遗产监测中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和丽江古城景区景观用水管理所(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行政事业编制达到104人,实编92人。通过以上职能部门的设置,从行政审批、执法、监督、文化保护、遗产监测、水资源保障等方面加强了对丽江古城的保护和管理。
寻找“失落的遗产价值”
如果说管理机构和法律法规是古城保护的手段,那么古城的遗产价值则是保护的目标。如果不能对古城的遗产价值有清晰的认识,那么各种保护手段也就无的放矢,古城遗产的保护与管理也就沦为空谈。
1997年丽江古城申报世界遗产时,申遗文本涉及到了丽江古城作为不同于其它中国城镇的独有性和特质性,但是并没有做出一份详细的比较分析。世界遗产必须具有“突出普遍价值”,也即英文缩写OUV的中文意思。因此,虽然丽江古城已经成为了世界遗产,但是在当时,丽江古城的突出普遍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研究、阐述清楚。
于是在2009年,丽江收到了世界遗产中心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丽江古城的一份报告,明确提出,考虑到中国在遗产预选名单上古城的数量,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建议缔约国(即中国)未来提供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比较分析研究。
这是来自世界遗产机构的建议,也是古城自身价值认识的需要。古城的突出普遍价值是什么?丽江人需要不断求索答案。
2010年4月,丽江成立了古城突出普遍价值研究科研组。科研组围绕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和保护利用等核心要素,以遗产保护和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为原则,本着认真负责、科学严谨的态度,选取同期列入世遗和同为城市类型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同为水乡古城的周庄古镇,以及云南境内极具代表性的和顺、大理、巍山、沙溪古镇作为对比研究对象,用了14天分赴各地调研,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进行入户调查,想法与各方交涉,查阅资料……共收集数据资料115份,与专家座谈6次、访谈4次,完成居民、经营户和国内外游客问卷调查600余份,为课题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这一课题综合概述了世界遗产保护标准及国际遗产组织状况,为保护管理部门提供便捷参考。科研组分析了丽江古城的建城思想,提出“人、建筑、自然”完美结合的风水形态,以及这种形态造成的对人们自由、放松的心理的影响,这种心理环境与古城木制建筑和穿街入户的水系结合在一起,与中国传统风水文化中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思想相符合,形成复杂而玄妙的风水格局,为中国城市建筑风水学、未来城市规划布局等提供了活态例证。
科研组提出了按照白沙、束河、大研历史顺序,研究古城历史和保护管理沿革的新模式,更符合丽江古城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采用以分析自然环境的独特性和对古城形成和留存影响的模式,分析古城文化的独特性。
科研组还从构建文化保护管理的良性循环机制、创建博物馆、体现文物价值、建立决策智囊机制、建立古城镇之间的合作机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强宣传教育、扩大古城保护的社会参与度等8个方面,提出对策和操作方法,为科学保护管理古城提供理论支持。
面对丽江科研工作者的这份《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研究》,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委阮仪三先生评价说:“开展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研究,是丽江古城科学管理的一次大飞跃,是古城基于价值管理的真实体现。这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现实社会中,无疑为保护遗产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管理,值得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借鉴,值得与其他世遗地分享”。
丽江科研小组完成了一件大事情。
这一项目的研究成果为丽江市政府和古城管理局提供了保护管理的国际标准,标志着古城保护工作进入了更为科学的新阶段。《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突出普遍价值保护管理研究》项目也荣获丽江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方国瑜故居
方国瑜(1903—1983),出生于原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的书香世家,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纳西族的杰出代表。他撰写了《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汉晋民族史》等大量作品,在中国民族、中国西南边疆史地、云南史料目录、东巴文化等方面,取得了杰出成就。他在参与有关边界交涉和划定、编辑中国历史地图等重大活动中,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方国瑜故居位于丽江古城五一街文治巷一所重点保护的民居内,占地1.98亩,共70余间房。丽江古城管理局修缮了旧居,想尽办法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个人资料。故居由“求学之路”“困而好学斋”“方氏家族”“故居建筑”“学术成果”“社会活动”“吊唁缅怀”“方氏家塾”等8个部分组成。在故居中央方先生塑像上方,有季羡林先生亲笔题写的“方国瑜故居”的匾额,向无数到此瞻仰的人们昭示着一个“缅怀先贤、启迪后人”的永恒主题。
丽江古城的遗产价值并非是象牙塔中的学术,它渗透在古城的大街小巷中,它承载在传统民族文化里。若要遗产价值能够永续流传,就要保护好古城的传统建筑,留住古城的传统民族文化。
丽江古城与美国全球遗产基金会合作,按照《丽江古城传统民居保护维修手册》要求,分期分批对丽江古城内的传统民居进行补助修缮,共完成了具有历史文化保护价值的299户传统民居、236个院落“修旧如旧”的恢复性修缮工作,遗产地民居建筑得以完好保存的同时,还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古城原住居民的生活质量。2007年该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遗产保护优秀奖”。
在传统建筑风貌恢复方面,以修旧如旧为原则,修缮和改造了新华、新义、光义、五一、七一、四方街为主的主要街道女配翻身攻略,拆除古城内部分影响古城景观和整体风貌的不协调建筑物,现在古城内的不和谐建筑风貌整治工作基本完成;此外,古城管理局还增加了绿化公共休闲、文化活动场所,重新恢复了部分传统建筑和园林的历史原貌。
丽江古城传统文化是以纳西文化为主体的一套完整体系,包括民族语言、民族古籍、民族服饰、传统技艺等,体现了纳西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
古城管理局始终把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作为扶持的重点,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发展资金,用于古城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和展示等保护工作,逐步建立民族文化原真性保护体系。古城居民展现出了令人惊异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创新精神。
比如在古城的五一街文生巷,翠竹绿柳的掩映中,有一处四合五天井的纳西传统古民居,这便是阿六叔的祖宅。阿六叔没有将祖宅出租,而是坚持自住和保护,并建立了博物馆,成为古城内独特的风景。
再比如束河古镇仁里村的王家老院。业主王仕堂家开了一个有关茶叶的“茶马古道”博物馆,陈列了一些史料,让游客在参观民居的同时,还能了解有关历史。
一些修复的老屋在主人的打理下,增加了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非常受游客喜爱。比如在丽江古城里有展现纳西婚俗风貌的“纳西人家”、展示纳西族传统编织工艺的“编织院”等,民居的主人已经得到效益歌神洞庭湖,这说明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些在发展旅游与文化保护上寻求较好平衡的探索有了收获。
在保护和恢复古城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古城管理局把民族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使之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还和现代科技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
比如,古城管理局实施了文化名人回落古城、地方民族特色店铺保护、名人故居修复等项目。一方面请民间的文化名人回到古城来开店营业,如口书书法家和志刚、作家王丕震、中医和士秀等,另一方面扶持当地人经营特色门店,如东巴纸坊、打铜人家、皮革作坊等。
目前,在古城内已有纳西古乐、东巴宫、东巴文化传承院等一大批民族文化传承展演经营门店,古城内民族文化体验展示点已达18处,形成了以方国瑜故居、和志刚书斋、东巴纸坊、雪山书院、恒裕公民居博物馆、手道丽江、纳西人家、纳西象形文字绘画体验馆、王家庄基督教堂、顾彼得故居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示范窗口和历史文化遗存,提升了古城文化遗产内涵,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让古城文化遗产“活起来”,是古城管理局长期以来致力推动的大事。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今天丽江古城已经形成了文化遗产宣传教育的“集群效应”,通过设立大觉宫茶马古道主题展览、方国瑜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黑龙潭建筑群书画展厅、免费图书阅览室和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等展馆,组织开展突出丽江古城历史与人文价值的主题展览,让大众在欣赏古建筑艺术美感的同时,了解优秀的纳西文化,实现文化遗产的真正价值。比如,丽江古城历史文化展示馆抓住丽江古城历史发展脉络,以遗产保护为主线,将丽江古城最美、最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浓缩、提炼、升华,以点带面地展示丽江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自然之美、和谐之美。
面对现代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影响和冲击,通过开办“丽江讲坛”“大研文化讲堂”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本地居民、经营户及来丽游客讲授丽江历史、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增强广大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主人翁意识。
为古城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也是古城管理局关注的重点。从2003年开始,每年安排近300万元用于古城居民生活补助发放;对住房困难的居民,优先安排公房和廉价租屋;安排古城下岗失业、经济困难人员到服务性岗位;成立古城运输服务中心,为古城居民提供无偿、便捷的运输服务;先后建设28座星级厕所,免费为古城居民和游客提供服务。
丽江雪山书院
雪山书院是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雪山书院是直接进行文化教育活动的场所,是清朝、民国年间丽江古城文化精华荟萃之地。但是却在20世纪初由于战争而遭到破坏。
2011年,古城管理局组织择址修葺、重立了雪山书院,将其作为展示与传承丽江教育文化传统的一个窗口。恢复重立后的雪山书院,立足于广集图书,以供民众查阅;搜集地方历代碑刻,以供研究鉴赏;置文房四宝于轩窗,供书画家挥毫展示才艺;凝聚潜心于地方文史而散处各行业和民间的文化人,共同致力于地方文史的发掘。
值得重点强调的是,从2012年开始,雪山书院在每周六下午举行“丽江讲坛”知识讲座,迄今已经举办了近300场次,讲坛促进了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术交流,已经吸引了大批文化名流前来授课,内容以国学为主,这也是对几百年前书院授课的一种传承,极大地增强了广大市民保护文化遗产的主人翁意识。
守住古城的灵性
水是丽江古城的血液和灵魂,让古城充满灵性。水既是古城居民和游客的生活所需,也是防火安全的重要保障。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丽江古城,也就没有了古城居民和游客的惬意生活。
2009年底开始,丽江遭遇了百年难遇的特大连年旱灾。降雨少,直接造成古城水源地黑龙潭泉眼从2012年1月21日开始断流;另一水源地清溪水库6个泉眼4个断流;从而使古城的河道来水急剧减小、几近断流。古城内河道因流量小、流动缓慢,加之河道周边商铺集中、人流密集,部分河道出现了河水干涸与水质浑浊的现象。
为维护好水资源,古城管理局专门设置了古城景观用水管理所,具体负责古城范围内景区景观用水的日常工作,以解决景观用水问题。
解决水资源问题,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引水补给。当拉市海引水补充无法保障供水时,丽江投资1.8亿元,启动了集消防、农业、景观用水和城市饮水功能为一体的玉龙雪山护林防火、白沙束河抗旱应急工程。该工程起于白水河,止于黑龙潭,全长30多千米,取水点海拔2847米,抽水扬程288米,甘海子出水口海拔3128米,终点海拔2404米,海拔高差724米,设计流量0.83立方米每秒,2013年4月工程竣工投入使用,白水河泵站平均每年提水900余万方,在供给丽江古城景观用水的同时,保障了雪山景区的护林防火,对白沙、束河片区抗旱也起到了缓解作用。
实施保泉工程
玉龙雪山脚下的白沙镇,是纳西文化的发祥地和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组成部分,是丽江坝区唯一的水源地。为推进黑龙潭保泉工程及水生态系统修复,市里投资2.45亿元进行白沙片区水生态环境保护湖泊群工程,为将来的黑龙潭水源涵养打下基础。

古城管理局下属的综合行政执法局则加强执法,确保水质洁净。对河道周边、玉河走廊、花马街片区的餐饮、酒吧、客栈、商铺的污水排放,实施统一整治,督促安装油污分离器,改造排污主管道,建设污水检查井,疏通城内所有排污分支管道。同时,加大点、面、线检查,重点打击城内商户和游客无视环保规定,随意排放、丢弃、洗涤污物污染河水等行为,减少人为排放污水现象。同时加强宣传力度,创建节水城市。在古城内加大节水知识宣传,动员原住居民、商户和企业,积极推广和使用节水器具。
应该说,在游客井喷式增长、古城管理任务日益增多的大趋势下,古城水资源及水景观的保护工作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大了。面对水的挑战,丽江只能砥砺前行。
全民消防:火无情人有情
如果说水是古城遗产的组成部分,是古城保护的基石,那么火就是对古城遗产最大的威胁,是古城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丽江古城是以木构建筑为主,自古以来,古城就是多火灾的区域。清代相关史料记载:清代顺治十七年(1660年)“县城发生重大火灾”,嘉庆二十三年(1817年)冬十一月“县城发生重大火灾”……
当现代生活元素进入古城后,火灾隐患更加严重了。古城里的大部分火灾火情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一个烟头的乱扔,一次蜂窝煤的忘了熄灭,一次电暖炉的忘了关闭,都有可能导致灾难的发生。在不发达的年代,古城内防火,仅仅局限于防用火柴、木炭等明火。而随着后来明火的逐步退出,液化气、柴油灶、电磁炉、取暖器等各种各样用电设备大量出现,给古城带来了更多的消防安全隐患。

此外,游客人数的急剧增长,也使古城的消防安全隐患和压力骤增。每年大量旅游观光的游客,他们绝大多数会住在古城内。
旺季时游客数量达到每天四五万人次,加上经营户和居民,“巴掌大”的古城人口数量最多高达10万余人。而以前整个大研镇,也就一两万人。拥有1000余家客栈的古城,客栈面积已占到古城内建筑的很大比例。
古城的消防压力与之前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面对气焰日益高涨的“火”,古城管理局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完善古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
早在1999年11月,原丽江县政府投资125万元,在古城建立119消防电子监控中心,开始对古城防火进行技术监控。2001年,首个全职保护古城的消防二中队进驻古城。2003年,古管局投资1亿多元,完成了“三线两管”入地工程,全面改造了供电及消防设施。2005年投资2000多万元,对古城内的户内户外线路进行了全面改造,将普通电线全部更换为阻燃线,增建了8座箱式变电站。
2008年至今大卫石膏像,古城管理局在丽江市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古城区人民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投入2.4亿资金,先后实施了大研古城、束河古镇范围内部分电网电路改造、水系改造治理、消防管网建设。安装消火栓460套。同时,进行电力、灯光、电信、移动等部门综合线路改造整治,无偿为大研古城和白沙古街6600多户民居院落配备了干粉灭火器。十多年来,消防建设累计投入资金超过5亿元。
“凌晨2点,丽江古城某客栈,浓烟冒起,当每立方空气中的烟雾含量达到0.18立方厘米时,客栈里安装的烟雾探测器触发警报并现场报警,报警信息通过IP网络传输给消防监控中心……从客栈火灾探测器探出烟雾到消防部门接收到报警,整个过程,时间不超过15秒钟。”
原来,这是“丽江古城古建筑群火灾报警监测及视频辅助管理系统”的模拟测试!
为了古城消防安全,古城管理局积极尝试高科技手段。这一管理系统在古城餐馆、商铺、客栈进行了安装使用,是全国古城首个视频监控消防报警系统。
根据古建筑群分布,古城管理局把古城分为4个“作战区”,并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了“丽江古城火灾应急数字平台”,应用信息技术,完善分区灭火作战预案、实施灭火救援网上推演、优化灭火救援力量编程,实现对古城全时段、全天候监控,一有火情,就能在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调集力量灭火。
古城消防中队是灭火的“正规军”。丽江市公安消防支队古城区大队古城中队组建于2001年2月,同年5月进驻丽江古城,现有官兵30人。十多年来,中队官兵以确保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消防安全为己任,中队官兵改装了既可灭火、又可运输人员和器材的微型消防车,添置了全地型消防摩托,研制了多功能储水器、堵水沙袋、过桥枕木等特色装备,并依此进行了新的战斗编程。他们发明的手抬机动泵快出水操、利用堵水沙袋截流出水操等多项灭火技战术操法,使日常训练科目更加贴近古城实战。

他们每天行进在狭窄弯曲的街巷,开展消防巡查和治安巡逻,逐门逐户进行防火检查和消防宣传。每天来来回回,在古城的街街巷巷巡逻4次,7.279方公里的丽江古城几乎遍布他们的足迹,创造了集“人防、物防、技防、群防”为一体的古城消防模式。
除了消防中队“正规军”外,古城的大街小巷中还分布着大量的“志愿军”,即消防志愿者队伍,他们是古城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
2013年“3·11”火灾事故发生后,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专门组建了一支10人的义务消防队,队员均为从部队转业或退伍的复退转军人,配置了20余万元的沙滩摩托、云梯、机动水泵、轻型防化服等装备,并通过古城区公安消防大队和古城消防中队的多次跟班培训,基本掌握火灾扑救的一般技能。

近些年来,古城居民的消防意识逐渐加强,丽江志愿者协会、丽江古城客栈商会等机构和古城内较大的经营户在古城管理局的组织下成立了100多个小分队、近1200人的民间消防志愿队伍。根据行业特点和地形情况,古城被划分为99个网格,每个网格由消防志愿队队员担任负责人。
为进一步增强古城内消防工作的社会化管理水平,针对古城管理实际,每年都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社区、志愿消防队及消防部门的队伍建设、器材购置及人员培训,大众曲谱网不断增强各部门的联动和配合,有效整合消防力量。目前,丽江古城内基本消防设施齐全,微型消防站达465支(大研古城316支、束河古镇105支、白沙民居44支)。
“大概晚上7点,看到对面一户民居窗户冒出浓烟,我们5个人一边打电话报火警,一边架起手抬机动泵。”古城王家庄巷的一家餐饮店员工林卓雁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2014年4月14日发生在他家店铺附近的火灾,在消防官兵和志愿者的联合扑救下,很快得到控制。而他,就是古城消防志愿队伍中的一员。
古城志愿者的身影不仅出现在消防中,还出现在古城遗产保护的各个领域里,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进入了常态化。志愿者服务团队联合当地社区、学校、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展了遗产知识、遗产保护、文明引导、文明旅游、环境卫生维护、游客流量疏导、秩序维护、文明宣传、禁烟宣传、景点讲解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服务活动,既保障了游客安全和景区秩序稳定,又切实维护了文化遗产保护区的稳定与和谐,各类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活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肯定。
2017年6月15日,国家旅游局公布“四个一批”旅游服务先锋名单,丽江古城“珍爱世界遗产,共创古城文明”中国志愿者活动项目荣获“旅游志愿服务先锋项目”称号。丽江古城的志愿者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褒奖。
走入古城的大街小巷中,游客会时常与志愿者不期而遇,这些志愿者也是这座文化遗产之城的一道亮丽风景。
数字古城:连接八方
上面提到的针对火灾的报警监测及视频辅助管理系统,其实是一个更大的系统的一部分,这个更大的系统就是——“数字古城”。
走入古城管理局数字监控中心大厅,人们会发现,工作人员不时地在大显示屏上切换着画面,查看景区各个路段的情况。监控探头遍布古城,不用担心,这些并不是针对游客的,而是用来防火、防盗、防抢以及一些突发的事故。视频监控平台是采集数据的即时系统,能把景区所有的接待、管理信息呈现出来胭脂仙道枫,帮助景区管理人员指挥、调度和决策。古城管理局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每年更新丽江古城的监测、探测设备,在设备保障上做到了国内领先。
如果回溯遗产监测的过程,早在2006年小巷古董店,丽江古城就开始进行游客流量监测,遗产监测工作正式起步。根据咨询机构建议,2008年6月,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遗产监测中心正式组建,人员配备严格按照遗产监测的专业技术要求来进行,遗产监测工作全面开展。

古城管理局根据景区景点的规划部署,结合游客在景区的旅游线路分布及旅游习惯,经过反复多次设计,建立了一个内容丰富、实用性强的旅游咨询系统。2009年一期建设30个互动触摸屏,其中32寸屏10个,42寸屏20个;2011年二期在星级公厕内增加了19个42寸互动触摸屏;2013年4月对古城玉河广场大屏进行了升级改造,使大屏的播出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丽江古城综合视频联网触摸查询系统实现了及时发布公共信息,自动播放视频、图片、声音、文字的景区公告信息和广告信息的目标,满足了游客自助查询获取信息的需求。
2012年古城管理局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了丽江古城三维电子系统,三维立体地展示丽江古城的小桥流水和自然风貌,为游客提供一个直观、动感、交互性强、信息丰富的旅游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了展示丽江古城风貌、推介旅游产品、提供政府服务、助力客企对接的目标。
2012年5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将丽江古城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首批试点”,并拨付遗产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专项经费。根据国家监测试点单位要求,丽江古城5年内完成大研、白沙、束河遗产监测系统建设。
“丽江古城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是一个集基础信息、地理信息、遗产本体信息、游客流量监测、水质监测、噪声监测、人员定位等构成的综合性遗产监测预警系统,涉及软件研发、硬件应用、网络布局、管理处置等多项科学技术,拥有监测指标管理、预警系统、数据填报管理、数据接口、短信通知、数据备份和后台维护、数据统计分析、报表管理九个功能模块支撑各类业务,能充分满足丽江古城遗产地日常保护监测和管理的需要,是目前遗产保护管理领域非常前沿的监测预警平台。
“数字古城”投资5000多万元,2012年开工,对原有管网进行开挖改造铺设管道,路面按原貌恢复。古城共建设完成7个业务区,具备承载3000个监控摄像头、古城内90%以上的用户业务完全接入的能力。
截止目前,丽江古城核心区域共安装了297个高清视频探头,基本覆盖了丽江古城内所有的重点公共区域,更好地满足了遗产保护、消防、治安、社会维稳等管理需求。
大研街道智慧管理平台,以丽江古城3D立体地图为核心,在现有门牌标识基础上,对各网格内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全面标注,以“房”这个不动实体引申人员、事件、物资、地点、社情、法人等6项城市和景区管理必备要素,形成一户一档资料,依托3D地图实现“可视化”管理。古城管理涉及的消防安全、城管执法、城市服务、旅游治安等在平台中全部以业务闭环实现。目前,平台系统已初步运转,已更新完善了手机App 功能,数据录入核对和平台应用推广正有序进行。
此外,古城还建立了手机电子商务平台,为游客提供分类清晰、合理有序的旅游信息,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查询、预订、购物等服务。
新科技的运用不仅让古城保护管理者们实时掌握古城的情况,及时调整保护措施,也给游客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智慧旅游
12块电子屏幕分布于丽江古城主要路口及人流量集中的地方,显示着即时的游客流量大数据。古城哪里人多,哪里人少,看一眼电子屏幕,人们就都清楚了。
这些电子屏幕,是丽江古城拥抱前沿科技、管理古城的又一新鲜尝试。为了积极研究探索“互联网+旅游”项目在景区管理方面的实践与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大力提升对游客的服务水平,古城保护管理局和中国移动丽江分公司合作,共同推出了丽江古城游客流量大数据统计分析应用,这一应用于2017年3月正式上线发布。
在游客流量数据显示中,管理者可以清楚看到实时的游客人数,根据实时客流通过预设的预警阀值以不同的颜色展示各个片区的实时人数情况,并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各时间段的客流趋势,当客流人数超过预定阀值时,这个系统会及时发布应急避难场所分布示意图,对客流进行疏导。

大数据分析是当今科技界的前沿领域,已经在丽江古城得到了使用。古城可以充分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全覆盖优势,通过对移动电话用户的精确定位和行为等大数据分析实现人流量统计分析、来源地分析、到访交通方式分析、驻留分析、片区分布监控预警等。通过实时人流量预警系统前端展示,做好丽江古城重要街道、路段的拥挤情况报告,引导游客合理规划路线,辅助管理部门进行预测研判,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应急组织能力。
那么,对于来到古城的游客来说,他们能体验到新科技的美好吗?当然能,在丽江古城游玩,最时尚的方式莫过于“智慧旅游”了。
比如说无线语音导览系统。2010年开始,丽江开发建设了丽江古城无线语音导览系统许秋汉。布置了282个激发热点,内容包括丽江古城的各个景点、路口导向及民族风俗的语音解说。此外,还准备了1000台无线语音导览器,供到古城的游客使用,并设置了10种国际常用语言,方便各国游客体验丽江古城的人文风情。

再比如智慧旅游导览系统。在景区内漫步,游客会发现街旁的“丽江古城游”二维码智慧旅游导览牌,让游客体验智慧旅游导览。站在在古城内布设的66块二维码导览牌的任何一块旁,游客只需要扫描下上面的二维码,便可以在手机上查看古城内31个旅游景点的语音介绍!
其实早在2014年5月,为了健全景区的服务体系,提升古城科技游览软环境,为游客提供人性化的导览服务,古城管理局就建立了“丽江古城游”公众微信号,为了游客体验感的提高和内容更丰富,2016年5月,在原有丽江古城游微信公众服务号的基础上,增加了这个智慧旅游导览系统,让科技更好地服务广大游客,让游客更便捷、更准确、更直观地了解古城的文化遗产风貌与价值。
2017年,在现有的31个景点的解说基础上,系统还细化分出了17个游览景点,新增10个文化主题客栈的语音介绍。现有的语音讲解设置了4个常用的国际语言——中文、英语、日语和韩语,方便各国游客体验丽江古城的人文风情。
目前,丽江古城微信服务号已成为游客面对丽江古城最直接、最全面、最实用的服务工具及沟通渠道,随着功能的不断完善,它将成为丽江面向全国的直通自媒体平台!不久的将来,丽江古城的智慧旅游也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傲世剑神!
王丕震纪念馆
王丕震1922年出生于丽江古城光义街一户纳西书香世家,退休后回到家乡古城才开始从事创作。在62岁至81岁的18年中,他先后创作了142部长篇历史小说,涉及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27位帝王、52位将相、25位才子、17位佳人和5位现代名人,共2673万余字,是当今全球高龄段作家中,以最传统的手工写作方式,创作速度最快、成果最多的少数民族作家。纪念馆是王老自1998年至2003年去世前的5年间创作、生活的地方。在这简朴的小院里,王老共创作出了26部长篇历史小说,接待过著名作家金庸等名人的来访。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纪念馆由古城管理局历时一年多恢复重建的。
纪念馆分序厅、主展厅和场景再现等部分,书稿资料及王老使用过的实物搜集详实,布展设计朴素精致,真实还原了王老晚年创作生活的场景。主展厅陈列有王老创作的手稿和王老出版过的系列作品,还陈列有市委、市政府主持,由丽江中国西部研究发展促进会主编的《王丕震全集》80卷、127部,以及四川、辽宁等国内出版社出版的王丕震作品、王丕震创作年谱、王丕震遗物等珍贵史料,成为古城值得瞻仰的文化名人纪念馆,是古城世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丽江模式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业的发展是一对矛盾,能否找到一个平衡点,使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实现“双赢”?这是世界性的课题和难题,困扰着全世界的遗产管理者和研究者们。
早在申遗成功前的1996年5月,荷兰政府与世界遗产基金会提供资金,由联合国教科文亚太地区组织选择了文化背景相似的中国丽江、越南惠安、尼泊尔巴克塔普尔、菲律宾维甘等四座古城,实施了“协调景区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国际合作项目。
2001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在丽江举行。来自22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聚会丽江,分析、总结、归纳8个世界文化遗产古城的经验和问题,重新修订新的保护行动计划。这8个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分别是:中国丽江、菲律宾维甘、越南惠安、斯里兰卡堪迪、尼泊尔巴克塔普尔、老挝朗勃拉邦、马来西亚迈拉卡、斐济里多卡。在这次会议上,与会者就“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业、遗产管理者之间的合作”问题进行了广泛研讨。
会议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就是创建并推出了“丽江模式”。
“丽江模式”的基本点包括:文化遗产资源的财政管理、旅游业对文化遗产资源的兼容和投资,遗产地社会教育、技能培训和就业模式,遗产地居民及文化遗产保护者之间的分歧解决模式,遗产地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等。
经调研和评估,又补充了规范和控制古城商业活动;研究制定古城环境容量和旅游承载力的指标,实施控制;加强古城建筑的管理、引导和控制,确保古城建筑风貌的真实性;加强对古城居民和游客进行文化遗产管理和名城意识宣传、教育、引导等内容。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办文化总顾问理查德·恩哥哈特认为,丽江对极具原真性的传统民居的保护修复,为历史城镇面对旅游和都市现代化迅猛发展的威胁,提供了一个有效保护方法。
时任丽江市委书记的和自兴对于丽江模式的形成,也有着自己的感悟。在他看来,丽江模式的出现,首先在于丽江切实把世界遗产保护要求落到了实处,坚持把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为丽江发展先进文化不可或缺的基础,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完善制度措施,开展宣传教育跳舞机脚谱,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把保护遗产作为一种自觉行为。同时,开辟资金来源,加强民族文化保护。探索旅游反哺遗产保护路子,完善古维费征收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古城保护管理提供资金支持。
他认为,通过合理利用遗产资源,促进了丽江的经济社会发展。丽江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探索古城保护与旅游发展新模式,实施文化旅游名城发展战略,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结合,形成了旅游与文化互补、互促、互兴的发展格局。
丽江模式能够确立起来,还与丽江正确处理了遗产保护的几个关系有联系。比如民族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有特色的文化才有生命力,但文化如果不创新和变革,就会失去特色和生命力。丽江纳西文化的活力就在于立足传统并不断创新,在处理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上,不是简单地取代或拒绝,而是善于从总体上吸收融合,博采众长又不失掉个性。
比如古城保护与新城建设的关系。拓宽视野,把古城保护的成功经验、现代新城建设的先进理念、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融人古城保护和新城建设管理的方方面面。要把新城建设甚至周边小城镇、新农村特色小镇建设,作为古城的延伸,作为建设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组成部分,使其成为与古城景观互补和相互辉映的山水田园风光,形成古城和新城协调发展的格局。
丽江把遗产保护管理和旅游开发、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形成的丽江模式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也被国内外各界专家所认可。
2012年8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班德林先生到丽江实地考察了大研古城、白沙和束河,重点调研了基础设施建设、民居修复保护、环境恢复整治、民族文化传承和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等方面;重点关注了成为世界遗产15年来,丽江古城在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措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流失原住民,旅游和保护之间的矛盾,古维费征收和使用情况等。班德林认同丽江古城以世界遗产来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发展反哺世界遗产保护的科学发展模式。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丽江古城的保护是一项需要不断延续、永不停歇的工程。申遗成功20年来,丽江渐渐处于文化与商业、传统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之中,古城管理者尝试着从更长远的角度思考丽江模式,思考丽江古城的保护与发展。
比如,丽江旅游兴起后,“艳遇”这个词竟然成了丽江最大的噱头和亮点。虽然“艳遇丽江”本意是期望在这里遇到美丽的景色、美好的文化和人,但是不久“艳遇”开始变味,走向了低俗化。好在及时刹车,及时调整。但这一名词流行的背后,反映了在旅游开发中,汹涌的现代商业模式正在不断冲刷着古城淳朴的传统生态。
丽江模式并没有错,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是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的。但具体到古城的日常一举一动、点点滴滴中,丽江模式并不是“过去完成时”,而应该是“现在进行时”,古城管理者们必须以一种谨慎的态度,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探求一个适宜丽江古城良性生长的环境,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回顾20载的丽江古城遗产保护之路,古城管理者和民众们走得很辛苦,也走得很幸福。挑战总是有的,但只要世界遗产地的人们“不忘初心”,古城一定能够“方得始终”。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责编/李桥 李铁
监制/和红军 和丽星 总监制/段成坤
新闻热线/0888—5122344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
聚合内容